spotlight正面管教丨妈妈的情绪管理,到底对家庭有多重要?

SPOTLIGHT

>

掌握父母之道

Be In The Spotlight

Start Living Your Dreams

<

spotlight

父母课堂

+

好友每次下班都要去外面吃饭,甚至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问她为什么下班后不早早回家呢?

她很沮丧地说:「我妈这几天心情不好,回家不管我做啥她都不开心,我再好的心情都没了,但是又不敢说,说了她又要不开心了……」

她们一家人只要回家看到妈妈心情不好,都要小心翼翼的……

妈妈的心情对于家庭的能量场到底有多重要?

01

作为一个在「妈妈经常不高兴」家庭成长的小孩,我对于童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母亲一板脸,全家阴云密布。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讨好型人格,不敢表达自己的需要,尤其不敢拒绝别人,特别擅于察颜观色,对于别人的情绪很敏感,总担心是自己惹人家不高兴。

我妈病重的时候,我问:「妈,你这辈子快乐吗?」她回答:「你妈这辈子,快乐的时候少,伤心的时候多。」

可我妈,真的是个贤妻良母、家务能手,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可惜父亲习惯了她的好,子女长大就想逃离。

她嘴里说的永远是不快乐的事情。偶尔看她笑一下,那真的就像一片亮瓦揭开,正午的阳光照进了雨季黑暗的小屋。

02

斯霍勒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和生物行为学院教授,他是目前世界上“依恋关系理论”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的鲍尔比(英国精神病学家鲍尔比最先提出了“依恋关系理论”。)斯霍勒博士是最早将先进脑科学运用在发展神经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专家。

斯霍勒博士说,婴儿出生时已经有一套情绪机制的基础了,但是婴儿并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依靠抚养者(多数情况下是母亲)去教导他们如何管理这些情绪。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关于“自我”的感知。至少在生命最初六个月,婴儿感觉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准确的感觉到自己和母亲的界限。所以母亲的情绪会很容易的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我认识很多一边拼命做家务,一边给家人脸色看,甚至发怒、唠叨的妈妈。

她们面临的是三输:

一是输掉了自己的时间;

二是输掉了自己的情绪;

三是输掉了家人对她的喜爱。

但她们坚持认为,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能做出满汉全席,就是优秀太太、满分妈咪,值得被爱被尊重。所以,她们不明白也接受不了,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却一直得不到尊重与爱。

一家人生活在压抑中,互相责怪,彼此伤害,哪里还有尊重与爱呢?企业有企业文化,家庭也有家庭文化。

妈妈是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家庭氛围是信任、轻松、愉快,还是紧绷、压抑、痛苦?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凝聚力。

03

“静止脸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他让一个母亲先和孩子互动,孩子非常开心,积极响应。然后让母亲再换成一个没有表情的脸,无论孩子怎样做,母亲都一直面无表亲。

以下是实验截图: 

1、实验之初,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

2、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 

3、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4、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哭泣。

 

 

当我看这个实验进行的时候,几乎是屏住呼吸的,直到母亲最终开始回应孩子,我才松了口气。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不仅仅是松了口气,在母亲对他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婴儿一开始会持续尝试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他们会不断的重复这一个过程,失败了以后会走开,感到悲伤,无可奈何,然后他们又会从头再来一次。

一次又一次尝试,失败,失败,再尝试。那些常常被忽略甚至被虐待的孩子,他们会开始形成自我安抚的行为——比如吃手指,抓自己,然后不再理睬父母。但还有一些婴儿可能会变得特别沮丧以至于他们根本没办法安慰自己,比如在孤儿院的一些婴儿,虽然吃饭穿衣都有人照料,但是没人和他们说话、玩耍,也没人安抚他们,这些孩子发育特别迟缓,甚至可能死亡。

04

其实妈妈的心情与态度过于强势,控制欲过强,整个家庭的氛围就会往下走,特别是我们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妈妈会觉得这件事不好,要求听她的。

心里咨询发现,一般来讲,当父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势,心情忽高忽低。

母亲这样的变化就是缺乏安全感,想通过这样的变化和心情,来让大家满足她的需求。

这样的状态是非常可怕的,这样的性格会潜默移化的影响女儿,孩子也会变得敏感暴躁。

所以女人要意识到:只有自己的生命绽放了,外在的一切才会改变。是内变外就变,而不是向外去求。在完成家庭分内工作的情况下,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去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做喜欢的事情。

如果工作了一天,特别辛苦,又有很多家务事要做,那是必须要找人帮忙的。

抱怨、压抑地去做事情,女人最容易得病,对身体大大不利。

作为太太、母亲,你的高兴不仅对自己身体好,更能拯救全家人的心情,这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的。

05

妈妈自信开朗,积极向上,言语和思想都充满了正能量,那么她就是全家人情绪的引路者、精神的支持者。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活出尊严与成就感,过度的奉献就不是美德,而是掌控与刷存在感。

在身体不适,心情不好不想做饭时,可以和家人沟通,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坦诚地示弱,这样的情况下,既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又让家人体谅到你的不易,最后家人一样也能解决吃饭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当我们遇到事情,不急不躁,智慧地沟通与表达,让心情释放与转化,不用情绪与行为来让事情发酵、扩大,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妈妈都要努力做一个快乐的人。命运可能拿走你的一切,拿不走你真真切切感到快乐的那些时光。

妈妈们,你们心情愉快,就是对家庭最大的贡献。

spotlight总结:

妈妈在家里的地位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丈夫和孩子回家最想看到的是:幸福的笑脸、热腾腾的饭菜、干净舒适的环境,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坐起一起其乐融融的氛围。

而妈妈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幸福、快乐,才是全家最大的幸福。妈妈好了,全家都好了!

spotlight正面管教课堂开设了情绪管理课程,家长们可免费参加spotlight正面管教线下体验课。欢迎报名参加。了解详情可阅读我们之前的线下讲座整理出来的分享。

spotlight线下父母课堂丨正面管教线下体验课堂

你做过一件什么事,

让爸爸妈妈幸福、感动呢?

点击下方留言,静候您的分享。

spotlight北国亲子冬令营开团啦

▼▼▼▼▼

寒假不知道带小孩去哪里玩?

spotlight一起童行为您独家定制专属亲子活动线路

spotlight带大家探访《爸爸去哪儿-第四季》的拍摄地

亲身感受萌爸萌娃的冰雪之旅

这个寒假,让孩子们跟随spotlight一起童行去东北享雪吧!

spotlight一起童行丨寒假玩雪撒欢七天六夜·体验东北民俗·身临其境小学课本里冬天的小兴安岭

点击文字连接,可了解冬令营更多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