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这一段时间,可能是今年工作变动的原因,又或者是再一次进入高段的适应问题,总感觉有点找不到自己的节奏,情绪也变得不稳定。我突然想起,那么些年,如此淡定的自己,是怎么养成的。
所以,我都在从两个维度,看自己的状态,一个是自己的时间管理,看自己在完成手头工作之后,能不能还有额外的时间,来提升自我,比如看书写作。另外一个就是自己的情绪管理,看自己面对何种情况,是否做到心平气和,这一点正如上面说的,这一段时间应该没有做好。
不过好在,随着学期的慢慢进入,这样的状态有所好转,比如至少开始一些新的探索,每一天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也愿意不断去试错,这些都是积极正面的东西。
今天想简单说下,这一点时间,我思考并且已经着手在做的事情。
所谓常规公告牌,就是在教室白板上,呈现一些场景中的规范。比如这是作业课时的规范。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去提炼。直接投放大屏。减少我对孩子们的提醒,孩子们自己抬头看就是了。其实,在教室里面投放公告牌,是在强化教室学习的暗示。用心理学的话讲,就是强化“场”的作用,把教室看做一个场,这个场的最大功能就是氛围学习,就像我们进入图书馆知道要阅读,回到家知道要休息。所以线上教学期间,为什么居家学习效果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家庭这个空间与我们想象中的学习空间还是有距离的,也就是场的功能定位发生了偏移。所以,在教室这个场中,用各种方式去强化学习氛围,都不为过。高段了,需要不断去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不再是像低段那样,我们给予大量的要求,施加在孩子们身上。每一个孩子在周末填写下周需要完成的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开始范围可以广泛一点。利用在线表格填写,大家都可以看得到。然后张贴到教室软木板,每完成一件事情,就到后面打钩。不过接下来,我还在不断调整形式,可能还是放在学生手上,自己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自己的每周最重要三件事情,我再查看就好。我还看到,有一位老师,在周末让孩子列一个清单,十件事情,非常具体的事情,每天就核对清单,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