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濩氏:成都平原的土著蜀王
相关推荐
-
汉书:“巴蜀广汉本南夷”——古蜀国及其诸王发展脉络
此所言"古蜀国"为秦汉之先,非后蜀汉之"蜀".前"蜀"约在公元前30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秦灭蜀时,后"蜀"在公元2世纪上中 ...
-
三星堆再现3米面具!4000年古蜀文明,山海经记载竟是真的?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这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曾描述过古蜀国 而三星堆在上世纪在世人面前狠狠地露了一把脸后 之后就显得非常低调了 又是几十年过去 寻常之人根 ...
-
话说几代古蜀王
古代传说记载中,蜀人的远祖出自黄帝,黄帝娶西陵氏女嫘为妻,生昌意,昌意又娶蜀山氏女为妻,世代传承,至蚕丛氏兴起.一般认为这种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黄帝部族与其他部族结盟联姻之史实,而西陵氏.蜀山氏.蚕丛氏 ...
-
古蜀国的「国都」到底在哪里?
古籍记载和考古发掘都证明:古蜀国有许多"国都".古蜀国的"国都"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国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古蜀国的&qu ...
-
去了三星堆,古蜀人的一个习惯和一个姿势让人费解
[本文由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从今天开始,进入我的古蜀道--金牛道之行专题.行程安排看我2021.5.15的动态. 第一站--广汉三星堆. ...
-
三星堆文明与古地理环境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 刘兴诗 关键词: 亚北方期灾变气候环境,广汉期阶地与遗址,纵目与缺碘,石室与板岩,龙门山意识 摘要 三星堆文明内容广泛,必须展开多学科研究,方能接触实质.从其所在的三四千年前的古气候 ...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古蜀文明的兴与衰
2020-11-04 10:46 华人号:中国文化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1986年,三星堆考古实现重大突破,大量珍贵文物出土,轰动海内外,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四川达州人) ...
-
在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为什么会形成“华西雨屏带”?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其形成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状况.大气环流.洋流及人类活动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一个地区的降水特征,主要包括年降水量的大小, ...
-
最新!四川发现疑似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
"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天府田园画卷是如何绘就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考古人员发现宝墩时期疑似水稻田遗迹,目前该遗迹已经进入 ...
-
四川宝墩遗址发现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及有机质的房屋构件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7日对外公布宝墩遗址最新田野考古发掘成果.在2020年至2021年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宝墩时期的水稻田和作为建筑构件使用的碳化竹片,系成都平原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稻田和有机 ...
-
大胆预测:三星堆发掘将极大鼓舞成都平原经济文化自信
西部大开发再次升级,成渝经济圈,国家交通第四极,三星堆遗址发掘,等天时地利人和因素将继续推高成都在十四五期间成为中国最亮眼的那颗星星,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相似
-
【教学案例】以成都平原为例分析天府之都的服务功能
前面通过一系列的描述,图的推陈出新.案例的认真剖析,大家对我们的新教材版<高中地理图文详解地图册>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北斗君继续从案例方面给大家介绍这本地图册的特点,奏是他. 高中地理人教 ...
-
中国三大天府之国, 江南第三, 第一名不是成都平原
喜欢旅游的小伙伴,你们知道中国最牛的天府之国都在哪里吗?第一名不是成都平原,江南只能垫底.天府之国的原意是指自然条件优越富庶,土地肥沃,物种丰富的地方,是天然的府库,天府之国我们了解最多的就是城都,城 ...
-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
叶琪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成都平原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夯土墙聚落遗址,包括4500-3700年前的新津宝墩.大邑高山.盐店.温江鱼凫村.郫县古城等遗址,同时还发现了几十处小聚落点.目前成都平原 ...
-
探寻成都府河源头,这里被人称为小都江堰,直接关系成都平原安危
探寻成都府河源头,这里被人称为小都江堰,直接关系成都平原安危
-
成都平原与两河流域青铜文明对话展
铜爬龙柱形器(复制品),三星堆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