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徐晓颖博士: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加氢制甲醇技术开发

国家能源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煤制油化工产业,其中甲醇产能(含制烯烃的中间体)超1000万吨/年。受双碳目标的约束,碳减排压力也非常大,2030年预计达到峰值1.5亿吨CO2排放,2060年煤化工CO2排放降低至1.2亿吨以实现碳中和目标。除提质增效所能带来的能耗减少和引入可再生能源、森林碳汇等带来的抵偿外,CO2的减排将依赖于大规模捕集和规模化的利用项目得以实现。为此CO2加氢制甲醇有望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备选方案,在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院前序MC高性能甲醇催化剂的开发经验基础上,技术团队在纯CO2加氢制甲醇技术领域的布局,开发适配于纯CO2加氢制甲醇的高活性催化剂MC21,目前小试结果显示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CO2单转可达20%,将进一步开展中试开发。

为了更好的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等相关内容,本届“2021液态阳光甲醇高峰论坛”特地邀请了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徐晓颖博士将带来《CO2资源化利用加氢制甲醇技术开发》的主题报告。

嘉宾介绍

Introduction of Speaker

徐晓颖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项目经理、高级工程师

徐博士主要从事MC系列高效甲醇合成催化剂技术开发,历时6年已成功实现催化剂从实验室小试,吨级放大,连续试生产,工业装置填埋长达30000h测试,2020年11月经行业专家鉴定,证实MC17型甲醇合成催化剂首次在年产12万吨工业装置的试用表现出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选择性,主要参数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至今已运行超7000h,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低温活性、低能耗和高选择性,日减少0.9万方天然气消耗,折合17.8吨CO2减排。预估寿命周期内可为该规模工厂节约1500万人民币,实现CO2减排15000吨,相关成果已成功对外许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