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宏 | RCEP时代注塑行业的对策
RCEP,于11月15日签署了,对于这个协约内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3成的经济体来说,不关注他是不可能的,宏观的就不说了,我们从微观角度来说下签署后对注塑行业的影响及注塑行业的对策:


开宗明义,我从6点开讲:
1)从防波堤消失的问题;
2)进口及出口的问题
3)产业链散点布局的终结问题
4)制造链长度的影响
5)供应链长度的影响
6)技术短板补齐的问题
01
首先是防波堤消失的问题
,RCEP未来是零关税,关税的防波堤没有了,我们的没有竞争力的企业会更艰难,要知道RCEP的15国里面有日本、韩国的高端制造比我们强。而越南,泰国,菲律宾的成本比我们强。总之,再浑浑噩噩混日子,象以前。认为邻居厂可以活得好所以我也不会差,再羊群效应,从众心理是不行的了。
02
第二,没有了关税,未来进口会更便宜
出口成本会更低,所以对于高端制造(比如医疗器材、LCD、汽车、甚至家电里面的注塑制造)你出口竞争力会加强,对低端制造(比如一套塑料玩具20多个零部件卖9.9元,一个窗帘组7,8个零部件卖8毛钱等产品)你的生存力在减弱。很多人以为注塑的门槛低,所以入行先从低端做,事实往往很残酷,未来越低端越难以生存,因为你的成本优势没有了。
03
第三,产业链散点布局问题
。以前因为关税问题,有些企业故意把产业链搞得很散,塑料粒子在马来西亚,模具及注塑在大陆,总装厂在越南,这种情况以后不必有了,放一起好了,你只需要考虑东盟国家当地落后的基建、弱的供应链、不太守信的政府及强势的工会,强势的村长的胃口,对你的影响是正是负就可以了。
04
第四:制造链长度的影响
制造链长的企业暂时可以不考虑搬迁问题。例如汽配,制造链长、对管理体系及人员要求严格,注塑只是上游的一个很小的供应链片段,这种搬迁是伤筋动骨的,会很慎重,
05
第五,就是供应链
,未来销售价格中,关税比重降低了,所以其他费用,包括人工,仓储/物流费用的比例就会上升,所以要考虑就近生产的问题,特别是制造链短的行业 - - -包装、家居等。可以考虑出国设厂。
06
第六,上面说了低端产业及短制造链的企业可以考虑出国的问题
下面说下国内生产企业的选择。高端企业如果你要留在国内,就要做好一点 - - - 技术升级,补齐技术短板,这方面特别是特种材料和精密模具,我们与日韩还是有差距的
总之,前面盯住日韩,后面考察好东盟国家,国内高端的要提升,低端的往外移转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