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简明中医四诊(一)望诊之面诊

(0)

相关推荐

  • 中医的“望诊”,就是看脸色吗?一些必须了解的望诊知识

    我们都知道,传统中医看病的方法,就是"望闻问切"四诊法而已.其中最受人们关注的是"切诊",时至今日,在很多人心中,甚至还是用"看脉"当作评判 ...

  • 京城四大名医——萧龙友(3)

    (一)临证详审四诊,最重问诊在临床上祖父重视辨证论治,主张四诊合参. 他在新刻<三指禅>序中曾云:中医治病以望闻问切为四要诀.望者,察病人之色也: 闻者,听病人之声也,问者,究病人致病之因 ...

  • 身病为标,心病为本,“身心同治”是关键

    大家都知道身心是相互干涉相互影响的.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身体的能量场和心理的能量场是正相关的.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 很早就肯定了人的生理与心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

  • 中医四诊(面诊十二句口诀)

    此篇文章来源于吕丽[中医望诊] "四诊法"即:望.闻.问.切.这四种诊法至今依然普遍使用,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所谓"望诊",就是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的 ...

  • 周末分享:简明中医四诊之三——问诊

    简明中医四诊之三--问诊 末流郎中 我们目前所接触到的"十问歌"出自<景岳全书>,经过张心在的增润而成,晓畅明了--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 ...

  • 周末分享:简明中医四诊之二——闻诊

    简明中医四诊之二--闻诊 末流郎中 古之闻,跟嗅觉无关,门里有耳,是听的意思. 闻诊,多从闻声为主.正常的声音,发音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但又由于性别.年龄.地域禀赋,存在个体差异.男性声多低浊, ...

  • 周末分享:中医吃的秘密

    中医吃的秘密 末流郎中 中国人吃东西,自古以来比较有原则的. 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这是<黄帝内经>所给的原则.它是国人日常食物运用的总则,也是病后饮食指南. 虽然中国地 ...

  • 周末分享:中医临床大家张锡纯学术特色之管窥

    中医临床大家张锡纯学术特色之管窥 王东海 张锡纯(1860年-1933年),字寿甫,中西医汇通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现代中医学界的医学泰斗.由于他有高明的医术和特殊的地位,医名显赫,是本人最为尊重的中医大 ...

  • 周末分享:中医之时间概念

    中医之时间概念 末流郎中 曾有陋文,云开方即开时空.今不揣浅陋,再言中医之时间概念.谨此就正于方家. <淮南子>以为:宇宙乃时空合一也.<阴符经>曰: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故 ...

  • 周末分享:中医读书指南

    导读:时常有人问起学中医该读哪些书,东海先生本文即回答了此问题.读者诸君如能循此指南学习,自然会获益非浅.本文不足之处是漏掉了"一针二灸三药"里的针和灸,缺经穴治病书目,希望有行家 ...

  • 中医四诊 | 珍贵的舌诊大全

    舌诊,是1个可以窥探身体秘密的技术.血虚.气虚.痰湿.还是血瘀?都可以在你伸出舌头的刹那,看出个大概. 1气虚:气足和气虚的人看上去截然不同 气虚的主要表现:面色无光泽,体力差,容易神疲乏力.怕冷.怕 ...

  • 周末分享:简明中医证治入门

    简明中医证治入门 末流郎中 基本了解了简明四诊.简明中医理论以后,开始方剂和证治的学习. 大清皇朝的<医宗金鉴>,是官方研究的钦定教科书,台湾中医目前使用较广.是书精当.简洁.明了晓畅,并 ...

  • 周末分享:简明中医基础理论

    简明中医基础理论 末流郎中 简明四诊,是临证的工具.而简明中医理论则是临证的基础.它既是中医认识人体疾病的指导原则,也是中医治疗的指南. 首先,要对"气一元论"有把握.人是一个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