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秀兰【诗歌】林中拾趣(组诗三首)

榆树
榆树,长在门外,
人们对她充满深情厚爱。
每年开春儿,
那一团团的榆钱儿
保准让你喜笑颜开。
捋一把放在嘴里,
细细咀嚼、品味,
兴奋得直呼美哉美哉。
嫂嫂常把洗净的榆钱儿,
连盆放到灶台,
加水拌上玉米面,
加些盐和葱花摊在平屜上,
盖上锅盖烧起来。
稍许飘出一股别样的清香味,
一锅榆钱儿拌拉,
大家高高兴兴地吃起来。
榆叶儿可做凉拌菜。
榆皮面掺在高梁面里反复揉搓,
做成饸饹条儿加卤拌,
犹如面条儿好吃,解馋,乐开怀。
榆树木质细密坚硬,
做房梁檩条还可以打梳妆台。
榆树浑身是宝,
她可以把无数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而今每看到榆树钱儿,
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孩童时代。
枣树
依稀记得
曾有四棵枣树列队在我家门前。
每到秋天,
人来人往,站在树前,
摘枣尝鲜,又脆又甜。
打枣时一竹杆下去,
噼里啪啦枣落一片。
收拾起来,
东家两瓢,西家三碗,
二嫂总是不忘醉枣入坛,
冬天打开枣坛,
一股浓香飘来让你垂涎。
拿一颗尝尝,醇香脆甜,
这是冬天吃的上等水果,
罕见罕见,新鲜新鲜。
其余的枣儿房上晾干,
春节前洒年糕蒸团子,
上好食材陪着我们过大年。
杨树
我曾学过《白杨礼赞》,
我爱白杨树,
她高大挺拔,指向苍天,
她经历过历史的严峻考验,
狂风暴雨也休想让它腰弯。
学习白杨树,
不论土层瘠薄还是沙滩,
她都能适应环境,生根发芽,
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直至长成参天。
编审:李秀琼
(0)

相关推荐

  • 家有榆树,吉祥又如意!

    一木盆景 一木盆景:弘扬盆景文化,传播盆景艺术,交流盆景技艺,繁荣盆景事业,享受人生乐趣! 公众号 ▲<中国龙> 陈昌 榆树 中华槐宝奖 榆树,喜光,耐寒,抗旱,不耐水湿.能适应干凉气候: ...

  • 摄影:榆钱秋天桂枝头

    摄影师:潘长宏 2021年10月20日 在园区跑两圈,走着走着,抬头一看,见一棵硕大的榆树上桂上了榆钱,我还是第一次看见秋天的榆钱,大家一定都知道,榆钱一般是在春天,从来未见秋天榆树桂钱,这是一种反常 ...

  • 潘秀兰【诗歌】老年大学(组诗三首)

    美             文             品             读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1. 学写诗 鹤发银须满课堂, 童心未泯沐春光. 写诗作赋吟今 ...

  • 【晶莹美刊】阿泰:骑行拾趣(三首)

    作者简介 阿泰:本名:邓胜太,一九六三年出生江西鹰潭市农村.退伍军人.现住江西上饶市.职业经理人.一九八七年毕业于江西师大政治经济,新闻系(成人自考).自幼喜爱文学和诗词写作,自一九八三年起先后在原福 ...

  • 平台作者:叶天语[诗歌]平水韵组诗三首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平水韵组诗三首 文//叶天语 高考逢端午(平水韵) 己亥年五月初五 ...

  • 潘秀兰【诗歌】军人颂(组诗)

    美             文             品             读             军人颂(组诗)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一)八一怀想 五十二年前,戎装身上穿. 沙场 ...

  • 潘秀兰【诗歌】生日祝福(组诗)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一)  生立鸿鹄志,日月勤习研. 快意成功路,乐看捷报传!  (二) 不负韶华不负亲, 勤学苦练往前奔. 身心保重尤为首, 榜上题名处处春. (三) 恭贺同窗喜庆生, ...

  • 潘秀兰【诗歌】重阳快乐(组诗)

    美             文             品             读             重阳快乐(组诗)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一) 岁月匆匆近八旬, 重阳九九倍觉亲. ...

  • 潘秀兰【诗歌】回忆我的中学时代——香中生活剪影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回忆我的中学时代--香中生活剪影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一九五 ...

  • 潘秀兰【诗歌】回忆我的母校——老香中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回忆我的母校--老香中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踏进香中南大门 ...

  • 潘秀兰【诗歌】我的教学生涯​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我的教学生涯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一九六二年,毕业离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