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志鹃培养王安忆

(0)

相关推荐

  • 现代才女(27)王安忆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江苏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当代作家.文学家. 人物经历 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母亲作家茹志鹃,父亲剧作家王啸平,自幼受母亲影响很深. 1955年, ...

  • 图说大连19:王安忆,京东文学百万大奖得主曾在南山做文学讲座

    2018年,王安忆再度火了文坛: 5月20日,"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在大连君悦酒店颁奖,<向西,向西,向南>获中篇小说奖: 5月31日,第二届京东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 ...

  • 在孩子面前,父母的意见要永远一致

    -1- 记得刚毕业时,常去一位同事家串门. 他们家有一个男孩,正上小学,顽皮而任性,属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那种.而他们两口子,过日子很少有意见一致的时候,动不动就会因为一点小事陷入争吵之中. 有意思的是 ...

  • 现代作家丢失稿件的幸与不幸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杨青 香港著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文学活动家潘耀明的<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名家手迹背后的故事],被誉为一不小心收藏了现代文学"半壁江山".书 ...

  • 文学课 | 茹志鹃:文学写作的要诀

    原标题:这篇三十年后才发现面世的访问记里,有作家茹志鹃文学写作的要诀 近期,香港作家.出版家潘耀明(笔名彦火)著<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本书精选了他与巴金.钱锺书.沈从 ...

  • 茹志鹃《百合花》教学反思

    茹志鹃《百合花》教学反思

  • 茹志鹃《粮食》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题)

    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粮食 茹志鹃 一九四七年的冬天刚开始,就给穷人来了个下马威,冻得舌头都僵了.这里敌我双方正值"拉锯"状态,土地改革还没开始.老寿仍裹着他那件破棉袄,腰里扎了 ...

  • 百合花(茹志鹃)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就由主攻团的团长分派到各个战斗连去帮助工作.大概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吧! 团长对我抓了半天后脑勺,最后才叫一个通讯员送我到前沿 ...

  • 读茹志鹃的《百合花》

    马岩,某中学高级教师,爱读书,偶尔写些文字. 永植于心头的百合 --读茹志鹃的<百合花> 文/马岩 小百合花呀,长在南方. 小百合花呀,开在田野上. 啊,阵阵轻风送花香, 朵朵洁白胜雪霜. ...

  • 茹志鹃《百合花》课文原文

    茹志鹃<百合花>课文原文 说明:此处收录本文,仅作学习参考之用,如有错漏之处,请在评论中指出,我们会及时更正. 一九四六年的中秋. 这天打海岸的部队决定晚上总攻.我们文工团创作室的几个同志 ...

  • 王安忆:我生长在一个无神论的时代,从小培养了极顽固的现实精神

    小时候,家里用过一个名叫杏茶的保姆,浙江诸暨人. 她的叫做杏茶的名字,令我很难忘. 杏和茶,都是清淡与香馨的植物,同时,杏仁和茶叶,又都有丝丝的苦味和醇醇的甜味. 她的模样还留在我心里,很素净的:齐耳 ...

  • 考研(3)王安忆、莫言 张承志(p610)

    四.小说创作之二 (一)王安忆 王安忆(1954-)是80至90年代的贯穿性作家之一.她与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都有颇为密切的关系,并写出了被认为是这些思潮的代表性作品.视野开阔,能够驾驭多种文学题材和生 ...

  • 王安忆 | 中国的影视剧为什么总是缺乏生活常识

    文:王安忆  编:木叶 现在都喜欢说"文化","文化"这概念过于伟大了,其实只是日常生活的一点常识.很多情理都是从常识里生出来的,缺乏常识就情理不通了,也就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