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序》的作者

漾太极

1999年原宝山编著的《武当赵堡太极拳》P161页(二十四)郑悟清论太极拳之体用法,刊布《太极拳序》文稿。2004年刘瑞先生编著《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一书,目录前,刊有“郑悟清先生墨宝”,分两页排列了郑悟清七帧毛笔竖写的墨迹(图90)。

图90

第一、二、三及第七帧计四处加盖有“郑悟清印”章。文字内容除了原宝山刊布的《太极拳序》外,第七帧末尚有“太极初学要诀”。

《太极拳序》内容如下:

太极拳序

拳术所以锻炼身心振奋精神也。然我国拳书源流甚古,因其姿势功用之不同,而派别名称亦异。有以险奇为贵者,有以平易为贵者,则不尽然,皆能发达体育。而入主出奴,又纷呶无己。第溯其源流,则不外两家。即:武当与少林。是武当主柔,蓄於内。少林主刚,劲显於外。晚近还以少林之姿势甚盛,流传愈广,门类派别亦众,相率标新立异,趋尚险奇,渐有失却体育本旨之势,初学者习之辄事倍而功半,体弱者习之尤害多而利少。故,余殊所不取。太极拳者,内家拳术中最平易,而最能发达体育者也。故,余嗜之特甚,无间寒暑,日必习之,习之既久,愈觉其奥妙无穷,其功用之伟,优点之多,诚非其他拳术所可企及。兹分为姿势、动作、发劲、灵巧、养生数种述之如下:

(壹)姿势

太极拳之姿势甚多,总合之有五行八卦之分,是谓十三势。何为五行?进退顾盼停是也。何为八卦?棚、捋、挤、按、采、捩、肘、靠是也。以上十三势之姿势,为学太极拳者所必经之途经。倘使吾人逐日演习,不稍间断,则若干手后,历练既深,拳术之中精奥,自能阐发无遗,而获益非浅。

(贰)动作

太极拳之动作,须慢而匀。盖外家之拳术虽见速效,而流弊滋甚。若太极拳则以活动筋骨为主,故一切运动以柔活为上。惟其慢,始能柔。惟其匀,始能活。且各种动作俱成圜形,而一圜之中,虚实变化生焉。其无穷之奥妙,即在此虚实变化之中。初学者或未能知,习之既久,则得心应手,趣味无穷,即足以舒展筋骨,又能调和气血,可谓身心兼修,最合於发达体育之道者也。

(叁)用意

太极拳练习时纯任自然,不尚用力用气,而尚用意。用力则笨,用气则滞,是故沉气松力为要。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发展先天之力。盖先天之力乃固有之力,后天之力为勉强之力。前者其势顺,后者其势逆。太极拳主逆来顺受,以顺制逆者,故不须用过分之力。惟外家之拳术,其用力用气,每属於勉强,强人以难能,故为之硬工。习之不当流弊滋多,且习硬工者,其力已尽量用出,毫无含蓄,虽习之多年,表面上似有增进,实则其内部之力,并未加长,若太极拳虽不用过分之力与气,而练习时全在意志,惟其能用意也,所以能使其力蓄於内不流露於外,气沉於丹田不停滞於胸。惟其不用过分之力与气,故练习之日既久,积蓄之气力愈大,至必要时,仍能运用自如,毫无困难与勉强。譬犹劳动者终日作工,非不用气力也,然其所有之气力皆已尽量用出,并无积蓄,故劳动若干年后,其气力依然如故,外家之硬工亦若是耳。

(四)发劲

劲有刚柔之别。何为刚劲?无论劲之大小,含有抵抗性而一往无前者,谓之刚劲。何为柔劲?随敌劲以为伸缩,而不加抵抗者,谓之柔劲。太极拳之妙处,在於与人交手时,不先取攻势,而能接受敌人之劲。初不加以抵抗,以其黏柔之力,化去敌人顽强之劲,待敌人一击不中,欲图谋再举之时,然后蹈瑕抵隙顺其势,而反守为攻,则敌人力竭之馀,重心移动,鲜有不失败者。盖太极拳之动作,本为无数圜形,而圜形之中,则为重心所在,处处立定脚根,虽敌人发劲极强,而以逆来须受之法,引之入壳,待敌人之劲既出,重心既失,然后从而制之,所谓避实就虚以柔胜刚之法也。

(五)灵巧

语云:“熟能生巧”太极拳即本此意以从事而深得个中三昧者,故太极拳之精粗,以功夫浅深为断,盖功夫深,则於其中之虚实变化皆已了然,既了然於虚实变化中,则能於虚实变化中求出巧妙之途径。故其所用之力,轻灵圆活。以视外工之用力用气,专主於一隅成为死笨之气力者,迥乎不同。且因其不用过分之力与气,故能持久而不敝,因其动作俱为圜形,故能处处稳定重心,重心稳定则基础巩固,无虑外力之来侵矣。

(六)养生

拳术本属体育一种,自以养生为主要,然此非所论外家之硬工,惟太极拳始真能养生,无论强弱老幼均可练习,吾人身体之发达,贵能平均,在生理上均有一定之程序,剧烈之运动,因不合於此种程序,结果多得其反,太极拳之动作则轻软异常,而一动全身皆动,於全身任何部分均无偏颇之弊,且因其动作柔和劲灵,故能调和气血,陶养性情,为最合於生理上之程序,能使身体平均发达者。且练习之时,无须用过分之力气,虽老弱病夫,亦不难为之,所谓却病延年洵非虚语。

二水按:此文被郑悟清一脉太极拳传习者,视为郑悟清拳论,奉作至宝。其实并非出自郑悟清原创。此文最早见诸民国18年由上海久福公司发行广告册子《康健指南》(图91)。封面有“强身补体 康健指南”八字,正中为一半身赤膊的男子侧背行走图。下端两行字分别为“太极拳全图 百龄机说明附急救法”和“上海久福公司发行”等字。扉页为吴鉴泉先生玉照,扉页反面则为“天下第一清补妙品”、“男女老幼四时宜服”、“有意想不到之效力”的滋补品“百龄机”广告。之后是太极拳图目次。目次下有“黄序”、“褚序”两篇序言。

“黄序”题为“太极拳图序”,系上海闻人黄楚九的序言。黄楚九上海闻人。开过卷烟厂,开过银行,也开过药行,他堪称中国广告业的鼻祖。单就滋补品百龄机来说,他不但借助吴鉴泉先生和他的太极拳做他的广告代言人,还发放飞机传单,“数十天的效力如此,今年没有冬天”、“有意想不到之效力”等广告语竟然成为当时上海人的口头禅。这且不谈。

“褚序”题只一“序”字,而下面的文字竟然与上文郑悟清先生的《太极拳序》相似。仔细对照阅读,发现以下不同处:

1、 褚序题《序》,郑悟清先生题《太极拳序》;

2 、褚序标(一) (二) (三) (四)...郑悟清先生标(壹) (贰) (叁) (四)...;

3、 褚序标(一) 姿势:“太极拳之姿势甚多,总合之有五行八卦之分,是谓十三势”中,在“姿势甚多”与“总合之有五行八卦”之间有“(详见图)”字样,郑悟清先生文中则无;

4 、褚序在(六)养生:“所谓却病延年洵非虚语”后,尚有一段文字曰:“余与民国十四年由粤赴北平,从太极拳名家吴鉴泉先生游,吴鉴泉先生为武当正宗,得太极拳之真传者......”后署“中华民国十八年二月五日吴兴褚民谊序于上海中法国立工业专门学校”。而郑悟清先生《太极拳序》则无这一段文字。

褚民谊:(1884-1946) 浙江吴兴人。原名明遗,字重行。早年留学日本大学,习政治经济。后赴法国,专攻医学。参加同盟会。1932年任汪精卫行政院秘书长。1935年随汪精卫辞职。抗日战争随汪投敌。抗日后被逮捕,判处死刑,在苏州监狱执行。1925年从吴鉴泉先生学太极拳,发明太极拳八个圈论以及太极球等。著有《欧游回忆录》、《国术源流考》等。

褚民谊此序,于民国十八年二月五日就形成了铅字,以广告形式广为流布,1932年国术研究社出版吴志青编撰《太极正宗》一书,收录褚民谊此序。

而郑悟清(1895-1984),字凤臣,河南温县赵堡镇人,著名太极拳家。其拳技得本村老拳师和庆喜之真传。1928年,陈发科到北京传授陈式老架太极拳,和庆喜在陈发科此举的启发下,至至始破“拳不传外姓”的规矩,开门授徒。郑悟清大凡便是在1928年之后才有可能接触太极拳。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0)

相关推荐

  • 太极拳玄机338:练拳通病之崇尚力胜

    2020-02-20 10:25·太极拳玄机 拳论在仅有400余字的短文中做专门提醒:此技旁门甚多.习拳者不得不体谅作者的良苦用心,要知道太极拳处处是坑.你本是掉坑里了却还在象模象样的演练,岂不丢人现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之气

    太极拳以及其他的内家拳,讲究的就是内练精气神的.但,古人对气的理解,也许与今人不同的.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所能讲得清楚的. 太极拳的气,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概念.由于几百年来,各位大师对拳论的理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方圆之理

    太极拳的方圆之理,大致有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方向与路径.方向是方的,路径却是圆的.王壮弘先生有个譬喻,他说:倘若你走路去美国,两点一线,是最近的距离.你走的肯定是这直线.当你走到了美国,你回头一看, ...

  • 特约 | 二水居士:太极拳的阴阳观

    从拳架而言,首先得明确你自身的阴阳概念. 第一的层面的阴阳:有形的身形.与身形相关的无形的空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有形与无形之间的阴阳关系,是必须明确的.这一层面的阴和阳,简单的去理解,可以分成三阴 ...

  • 特约 | 二水居士: 太极拳,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

    太极拳是一门学问.太极拳是将自己的身体作为研究课题的这样一门学问.通过一套拳架.通过四正四隅.进退顾盼中的训练,来调控自己的身体,进而调控自己的情绪.这门自我调控的学问,其实是与古人反求诸己.正心修身 ...

  • 特约 | 二水居士:不同历史时期太极拳的定位

    定位,是一个营销广告界的专用术语.是美国营销专家埃尔·列斯.杰科·特罗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来的.定位,不是要对产品做什么修改,定位是对产品,在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中,确定一个理所当然的位置.也就是说,定 ...

  • 特约 | 二水居士:一段关于“含胸拔背”的公案

    在众多太极拳身法要领里,对"含胸拔背"的质疑,由来已久. 民国19年唐豪出版<太极拳与内家拳>一书,在其序言中便大放厥词,誓言"辟太极拳之妖妄"云云 ...

  • 特约 | 二水居士:奇经八脉的养生意义

    气,是一种能量,从中医角度来理解,气,就是血气,意思是血液循环所产生的能量.这能量,通过经络能布及周身. 理解人体脉络,不妨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一.水流能发电,那么血液循环也一样的可以产生生理能量(中 ...

  • 特约 | 二水居士:奇经八脉的技击意义:劲与势

    奇经八脉贯通,在养生上的意义,倘若说是不能立马验证的话,但是在技击含义上,应该是可以通过手把手的摸索而验证的.二水是个急功近利的人,对纯粹的气功抱以扁见,原因就是纯粹的气功,无法立马验证"真 ...

  • 特约 | 二水居士:炁,是一种无形的能量

    古汉语炁氣两字,简化为气.仙道气功中医所讲的气,一般而言,喜欢用"炁"(图122).其他讲究自然空间的或者呼吸.或者与五谷相关的一般使用"氣".当然也不是绝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