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医易同源
相关推荐
-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谈谈张景岳“体用思想”
张景岳是明代著名医家,温补派代表,越医魁首.张氏承前贤之论,采众家所长,对于体用有着独到的见解."体用"屡见于张氏<景岳全书><类经>等著作.体用理论是中国 ...
-
运气学说气化理论探讨
五运六气学说,又称运气学说,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其内容集中体现于<素问>中的<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 ...
-
“太极粒子波”与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
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 ...
-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一.十干的来源 十干由五行所生,五行是阴阳在人道的具体落实和细化.五行是阴阳二气作用到人道,分化成金木水火土,它为阴阳的载体,是阴阳的细化.五行再细化就生出了万物,即为十干. 因此十干就是人道的万事万 ...
-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一.十干的来源 十干由五行所生,五行是阴阳在人道的具体落实和细化.五行是阴阳二气作用到人道,分化成金木水火土,它为阴阳的载体,是阴阳的细化.五行再细化就生出了万物,即为十干. 因此十干就是人道的万事万 ...
-
由对“医易同源”认识的改变想到的两个重要问题
[1] "医易同源"是中医一个核心的观点,之前的时候只是知道,但是从来没深入思考过. 2018年6月的时候,有一次在同朋友聊天,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医易同源&quo ...
-
读《易》心得(四)、医易同源
医易同源说,出自于明代医易大家张景岳之口:'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 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 ...
-
为何说医易同源?如何理解阴阳
<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书中有64卦,每一卦中有六种变化,合起来记载了384类变化.他是我们祖先生活及生产斗争实践的产物,是对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l ...
-
医易同源,抽爻增爻
--抽爻换象治偏头痛 扶阳真传,传的是什么? 一气先后生立. 这是生理. 人身之为病,气是本,邪是因,病是末. 这是病理. 夑理先后,顺势祛邪治病. 这是医理. --德道扶阳学堂 扶阳传人中,按学扶阳 ...
-
医易同源,两个辰库来冲击戌库,就是水克火
古文:血气乱者,生平多疾. 原注:血气乱者,不特火胜水,水克火之类五气反逆,上下不通,往来不顺,谓之乱,主人多病. 乾:壬辰 甲辰 庚午 丙戌 西方金运,发点小财,辛亥大运,丙入绝地,患fengji死 ...
-
医易同源,中医五行断病口诀,值得一看
这些五行断病口诀都是疾病信息的古今经验集粹,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但任何断语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应验,但它可以反映绝大部分的正常规律. 五行金木水火土,精深变化妙无穷, 生克制衡得安康,冲克混乱病在床 ...
-
医易同源,丙丁火见壬癸亥子多者,火被水克会如何呢
古文:丙丁见壬癸亥子多者,内主心气疼痛.颠痫舌强.口痛咽哑.急慢惊风.语言赛涩. 周易微学堂注解: 这个火五行在内主心脏.小肠.血液:在外对应着眼睛.热血等.水来克火,多应以上的疾病. 关于火五行,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