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nt Journal │南京农业大学宋庆鑫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研究揭示H3K27me2 在小麦基...
相关推荐
-
人都是女人生的,在人类出现前,第一位女人是怎么诞生的?
每一位母亲都很伟大,十月怀胎,冒着巨大的风险分娩生子,尤其是在医学水平很低的古代,更是要面临生死考验.但就是这样一位又一位的伟大母亲,让人类生生不息,繁衍至今. 既然一代又一代人都是由女人生出来的,如 ...
-
鲤鱼无处不在!它的强大适应能力从哪儿来?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10-08 09:53 福瑞鲤2号受访者供图在脊椎动物里,只有很少的物种是多倍化.生活中常见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均是二倍体,而同属鲤科 ...
-
南京农业大学多倍体团队揭示表观遗传在小麦“爱恨情仇”故事中的作用
普通小麦是由二倍体祖先种经历两轮的杂交和基因组加倍形成的异源六倍体作物(AABBDD)(图1).我们对这一复杂的过程戏称为A.B和D基因组的愉快'结婚'经历.研究者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使六倍体小麦中的AB ...
-
PNAS | 南京农业大学多倍体团队解析多倍体水稻耐盐性增强的表观遗传机制
"揭秘多倍体农作物具有广泛适应能力的表观遗传基础" 基因组多倍化(全基因组加倍)在植物的进化过程中普遍发生.许多植物包括重要农作物都是多倍体,如六倍体小麦.四倍体棉花和马铃薯等.虽 ...
-
科研 |MOL BIOL EVOL:病毒适应度决定植物防御响应的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重编程的程度
编译:YQ,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植物应激可通过识别病原体蛋白质或RNA分子而触发.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引发寄主免疫反应(PTI),而病原体特异蛋白被NLR ...
-
六倍体小麦为什么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张一婧研究组合作解析普通小麦亚基因组非对称调控机制
六倍体小麦为什么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 2021年2月3日,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完成的题为 "An at ...
-
青枯菌基因组可塑性系列1:转座子
作者:张耀中,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青枯菌多态性与动态阻控. 周刊主要展示LorMe团队成员优秀周报,每周定期为您奉上学术盛宴!本期周刊为您介绍转座子在塑造青枯菌的遗传多样性.毒力和耐药性进化 ...
-
重楼百合:拥有1500亿碱基对,细胞中DNA长90米,是人类的50倍
重楼是著名的中草药,又名七叶莲.七叶一枝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长于阴湿处的山林当中,由于生长缓慢加上过度挖掘,野生重楼变得越来越少:在生物学分类当中,重楼属拥有近40个变种,它们当中大部分根茎可 ...
-
南京农业大学陈劲枫教授团队在甜瓜属基因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黄瓜(Cucumis sativus L., 2n=14)属于葫芦科甜瓜属,为我国前三大蔬菜作物,年种植面积1500余万亩,产量5655余万吨,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均具有重要的地位.黄瓜生产中存在的 ...
-
JIPB | 中国农业大学宋任涛教授团队应邀综述玉米胚乳发育的研究进展
玉米(Zea mays)是全世界分布最广泛且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自2001年起,玉米的产量已超越水稻和小麦,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UN/FAO ...
-
The Crop Journal|南京农业大学小麦分子细胞遗传育种团队从簇毛麦中发现新类型抗小麦白粉...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 sp.Tritici, Bgt)具有发生频率高.流行范围广.爆发性强和生理小种复杂易变等特点,是严重威胁我国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推广抗病品种是 ...
-
Plant J: 浙江大学海南学院曹家树团队与合作者共同揭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45参与叶片弯曲器官形态调控
调节植物结构是当前育种计划的主要目标.以前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植物结构的遗传调控的理解,但是了解器官形态是如何在细胞水平上被控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细胞壁中,果胶的修饰和降解是器官形态发生所必需的,这些 ...
-
The Crop Journal | 南京农业大学徐国华团队综述水稻中氨基酸的功能、转运和调控作用 ...
▼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骨架,其含量和组成是决定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氨基酸是植物根系吸收氮素的形态之一,也是氮素在植物体内长距离运输及再分配的主要形态,其吸收和转运均依赖于氨基酸转运蛋白.尽管氨基 ...
-
The Crop Journal │ 南京农业大学发现长期秸秆还田可提高稻麦轮作系统中水稻产量的稳定...
▼ 土壤肥力下降和气候变化导致的不良天气频发对水稻丰产稳产构成威胁.近日,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在The Crop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Long-term straw incor ...
-
宋春鑫教授
宋春鑫,男,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1997年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2003年 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 长期从事中医药的临床与科研工 ...
-
Plant Physiol. | 南京农业大学王长泉团队在月季光应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月季作为世界"四大切花"之首,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目前,我国切花月季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切花月季生产主要是在温室中进行,由于薄膜.玻璃等 ...
-
The Crop Journal │南京农业大学郭世伟团队综述钾与镁在高等植物体内的协同与拮抗作用
镁(Mg)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参与了植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过程.镁的缺乏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钾(K)诱发的缺镁现象普遍发生,特别是土壤中低镁高钾或钾肥投入过量也是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