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倍体小麦为什么具有广泛的环境适应性?张一婧研究组合作解析普通小麦亚基因组非对称调控机制
相关推荐
-
科研 |MOL BIOL EVOL:病毒适应度决定植物防御响应的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重编程的程度
编译:YQ,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植物应激可通过识别病原体蛋白质或RNA分子而触发.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引发寄主免疫反应(PTI),而病原体特异蛋白被NLR ...
-
Genome Medicine| TCF21及AP-1通过表观修饰调节冠状动脉疾病基因表达
推荐:江舜尧 编译:洪文婷 编辑:马莉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医学与心血管研究所Thomas Quertermous团队于2019年5月2日在遗传学期刊<Genome Medicine>发 ...
-
研究人员发现了与心脏发育有关的遗传因素
基因组科学的出现使研究人员有了前所未有的能力来理解一系列疾病的根源.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利用这项技术识别了一系列对心脏正常发育至关重要的基因和调控元件. 研究概述了"中枢基因"在心脏 ...
-
PBJ | 7种小麦(二倍体 多倍体),3个组织,7个籽粒发育阶段中可变剪切的差异分析
在生物体进化过程中,基因组及其包含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在包括小麦在内的许多作物中,多倍体事件不仅导致了显著的基因组变化,并且在植物进化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小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主食之一,用于粮食生产的主要 ...
-
六倍体小麦为何如此稳定?张一婧研究组合作揭示同源转座子维持普通小麦多倍体亚基因组高级结构稳定性
来源:中科院分植物卓越中心 2021年1月8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张一婧研究组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和河南科技学院合作完成的题为 "H ...
-
一作深度解读-张一婧课题组合作完成面包小麦精细表观组图谱绘制及全基因组顺式作用元件鉴定
2019年7月15日,Genome Biology期刊在线发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一婧研究组与南京农业大学张文利研究组合作完成的题为"The bread wh ...
-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主粮革命:小麦驯化;大约在1万多年前,首先驯化了一粒小麦,又驯化了二粒小麦,大约8千年前,伊朗高原的人们偶然发现二粒小麦与当地的山羊草杂交,繁衍出耐寒性更好、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六倍体品种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饭便是人类的头等大事. 人类最初的食物获取方式是"靠地吃饭",地上长什么便采集什么,地上跑什么便猎取什么,所以我们的祖先--智人起初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种靠 ...
-
河南省小麦品种群体结构与环境适应性解析
黄淮麦区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其中豫北.豫中东部黄淮平原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该区域的高产区,包含了豫北5市.漯河.许昌.开封.商丘.郑州等区域.在进入21世纪后,河南省小麦品种经历了第九次和第十次更换 ...
-
PBJ | 中国农业科学院邱丽娟:通过结合GWAS和生物气候挖掘中国大豆地方品种环境适应性位点
推荐:江舜尧 编译:小憨豆 编辑:马莉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邱丽娟团队于2019年7月6日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Ident ...
-
环境适应性概念解析
环境适应性是指装备(产品)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坏的能力,是一项重要且基础的质量特性. 随着装备实战化的推进,人们逐渐意识到武器装备是否&qu ...
-
六倍体小麦为何如此稳定? ——多家单位合作解析矮抗58三维基因组,揭示同源转座子维持普通小麦多倍体亚...
2021年1月8日,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合作完成的题为"Homology-mediated in ...
-
一张思维导图,找到“六性”所有国军标(可靠性、维修性、环境适应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
"六性"是什么?"六性"指的是可靠性.测试性.维修性.安全性.保障性(综合保障).环境适应性的俗称,其大名叫做"通用质量特性",由于这几个特 ...
-
Plant Physiology | 严六零教授课题组解析六倍体小麦NLR基因致死的诱导机制!
近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严六零课题组在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题为"A semi-dominant NLR allele causes whole-seedling n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