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鲜为人知的一首七绝,雄浑豪放,后两句更彰显出从容自信
相关推荐
-
唐诗解读——王绩之《野望》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 东皋:指水滨向阳的高地,后泛指隐居的田园和原野. 解读: 这首诗隋亡后王绩归隐之后, ...
-
雷池诗社||况继林·读趙必勝先生七绝一首
雷社诗人:况继林(杜宇一声) 读趙必勝先生七绝一首 诗友赵必胜先生作诗布局总别出蹊径,构思很能委曲.这里委曲不是嫌赵先生受气包,窝囊废,别人的出气筒,而是借司空图<二十四詩品>中的说法来表 ...
-
古代的纤夫
古代水路交通,依靠木船.在流急或滩浅的江河中逆水行舟,出现过匍伏两岸.拉纤助船行进的劳动人民.从事这种艰辛工作的人,后世称"纤夫",宋代则唤做"纤户".徐州境内 ...
-
七绝诗 《红装伴瀑布》
七绝诗 <红装伴瀑布> --看图灵感即笔 满山翠绿已染红, 瀑布飞溅芿从容. 红装伴银夺眼目, 引出神仙观佳景.
-
叶绍翁看到出墙的一枝红杏,写下一首哲理诗,后两句更是享誉诗坛的千古名句
<世说新语>中有一则"雪夜访戴"的故事.说的是东晋名士.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的故事.王徽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居住期间,有一天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雪,他半夜醒来,看到窗外飘落 ...
-
苏轼的一首豁达之词,让人读罢心旷神怡,后两句更是堪称千古名句
苏轼这个人,就像是中国文人群体中的一盏明灯.之所以如此说,乃是源自其对人生的态度.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文人理想笃信的国度,几 ...
-
黄庭坚的一首六言诗,构思精妙,比喻恰当,后两句更令人遐思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0-08-12 收录于话题 #六言诗1 #绝句89 #宋诗67 #黄庭坚70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年少时都非常刻苦勤奋,他们满腹经纶,入仕后也积极上进,希望尽一己之力,为国效力 ...
-
杨万里的一首绝句,开篇用情至深,后两句更富有哲理
3月10日 诗歌不仅能够传情达意,也可以表达抽象道理.哲理诗发韧于中唐韩愈一派,发展于晚唐诗人,到了宋代更成为一种流行的诗风.韩愈的很多作品散韵并用,叙议兼备,把哲理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当 ...
-
凡唐诗七绝中的后两句,都是上下对仗的前后...
凡唐诗七绝中的后两句,都是上下对仗的前后句,比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凡唐诗七律中的颔联和颈联都是上下对仗句:比如李 ...
-
王安石晚年创作的一首诗,开篇就美不胜收,后两句更寄寓深远
秋天是一个缤纷多彩的季节,没有了盛夏的酷热,却有漫山遍野的火红.西风徐徐吹过,叶儿缓缓坠落,既令人回忆美好的过往,又让人充满了一点感伤.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歌咏过秋天,却各抒己见.褒贬不一. 王安石是北宋 ...
-
秦观被贬时写了一首诗,后两句更是经典,苏轼爱不释手写在扇子上
在我国历史的文坛上,苏轼的才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还有很多文人墨客虽然并不出名,但是他们的才学也是得到了众多文学家的认可,只是可惜他们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罢了. 就比如秦观,他曾经在旅馆写了一首诗,而让苏轼 ...
-
杜牧登科后去长安参加关试,写下一首七绝《及第后寄长安故人》,将喜悦之情写到了极致
唐代大诗人杜牧,人送外号"小杜甫",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凭借诗文成名,其才华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杜牧在东都洛阳进士及第.当年的 ...
-
唐朝这首经典的诗, 前两句家喻户晓, 后两句却鲜为人知
古人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历经岁月的洗礼后,愈加显得弥足珍贵.一提到唐朝,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唐诗,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而且有了很大的创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举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