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镜人治脑溢血(中风)验方
首届国医大师张镜人
我国首次评国医大师30位入选者均从业55年以上,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组织的首届“国医大师”评审工作日前结束,经过严格遴选和评委会专家组认真审核,方和谦等30位名老中医(民族医)入选“国医大师”。
名单为: 方和谦、王玉川、王绵之、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何任、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张琪、张镜人、李玉奇、李济仁、李振华、李辅仁、苏荣扎布(蒙医)、陆广莘、周仲瑛、贺普仁、唐由之、徐景藩、班秀文、郭子光、程莘农、裘沛然、强巴赤列(藏医)、路志正、颜正华、颜德馨。 国医大师,观其处方之灵活奥妙,确已深得化裁之精髓,或澎湃汹涌,或优柔细腻,盖已臻上乘之境矣!足以令人拍案惊呼,荡气回肠。若非勤学古方,体念蕴韵,何能至此?思今者,渐弃原典,粗看二手三手资料, 虽曰开卷有益,然弃三千年代代菁华,不亦舍本逐末乎!乃披露当今大师秘方公诸同道,以共勉之。
张镜人,1923年出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中医内科专家。家学渊源,不仅擅治发热性疾病,而且对内科杂病及疑难疾患,如眩晕症、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尿毒症、皮肌炎、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口腔粘膜病的多发性口腔、扁平苔癣、白斑等,均有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特别是对临床常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他主张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对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曾获国家级科研进步奖。曾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参加《辞海? 中医学科》《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书的编写工作。2009年6月14日,国医大师表彰大会前夕,张老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86岁。
脑溢血(中风)
章××,女,72岁。
初诊:1991年6月10日。
主诉:突然昏倒,进行性意识减退伴左侧肢体偏瘫。
病史:患者于四周前突然昏倒,随即神志转清,但左侧肢体不能运动。CT检查示右侧基底节血肿,给予脱水、止血等治疗。症情无改善,意识渐差,于5月12日局麻下行钻孔血肿引流,并多次以尿激酶冲洗。三天后患者神志转清。CT查颅内血肿已消失,但左侧肢体仍偏瘫,语言艰涩,喉痒痰稠,口干,二便尚调。
舌脉:舌质红而光,质胖,脉细弦而滑。
检查:6月4日CT平扫示右基底节血肿引流术后血肿已消失,残留长条状低密度影,右基底节腔隙灶,脑室系统较扩大,查左上下肢肌张力减退,肌力O°,左Babinski征(+)。
辨证:高年气阴亏虚,风中经络,经气痹滞。
诊断:脑溢血,右侧基底节血肿(西医)。中风(中医)。
治法:益气阴而和络脉,兼佐调营化痰。
方药:川石斛9g 孩儿参9g 赤芍、白芍(各)9g 炒桑枝15g 路路通9g 广郁金9g 干菖蒲5g 水炙远志3g 茯苓9g 山茱萸肉9g 炒牛膝9g 炙僵蚕9g 陈胆星3g 香谷芽12g 17帖
二诊:6月28日。左手指稍能活动,痰稠口干,大便干结,小溲频数,小腹坠胀,脉细弦带滑,舌干质红,前法加减。
处方:川石斛9g 孩儿参9g 南沙参9g 赤芍、白芍(各)9g 水炙远志3g 广郁金9g 炙僵蚕9g 竹沥半夏9g 连翘9g 银花藤30g 台乌药9g 蒲公英30g 白茅根30g 全瓜蒌15g 望江南9g 炒桑枝15g 香谷芽12g
随访:服药月余,左侧肢体渐渐能活动,二诊时合并尿路感染。尿常规检查:白血球(+++),服药后亦逐渐好转,乃出院门诊继续治疗。
按:中风一病有中脏腑、中经络之分,其间神志不清与清是两者区别的分水岭。中脏腑者常伴有中经络,中经络者亦可转化为中脏腑。本案突出邪中经络,虚实相兼,气阴亏损为虚,痰瘀交阻为实,高年体弱为本,经络痹阻为标。益气阴,化痰瘀,乃标本同治,虚实兼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