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落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相关推荐
-
解密上山文化:一万年前谁种稻
半月谈记者 冯源 水稻,世界三大主粮之一,养活了全球约一半的人口.那么,谁是世界上最早的种稻人?这个问题,也许幼儿园的小朋友就问得出,要作出解答,可费去了考古学家近百年的心血. 21世纪之初,中国浙江 ...
-
仰韶文化:中国考古学文化的源头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影响远达甘肃.青海.湖北.河北.内蒙古等周边地区,陕西西安半坡.陕县庙底沟.河南郑州大河村.山 ...
-
文明起源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 佟柱臣<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54~64页齐鲁书社1993年 本文从诸多方面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中国文明起源 ...
-
探寻中华文明记忆,从这里说起
栾丰实 山东烟台人,原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和专家组成员 ...
-
日本弥生文化与稻作文化传播
弥生文化是日本列岛内形成早期国家即倭国国家群阶段的考古学文化,东亚考古学界一般认为其始于公元前5世纪,终结于公元3世纪.随着科技考古的发展,一方面,以日本国立民俗博物馆藤尾慎一郎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利用稻 ...
-
第八百一十九篇 辽河上游新石器、青铜时代生活推测6
X (续) (二)人口压力因素 最早提倡"人口压力说"的学者之一是美国考古学家宾福德(Binford)认为人口压力直接导致文化向新的生态位变化,造成原来人口-资源模式失衡的原因有两 ...
-
华夏本土起源说32: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与石家河的衰落
华夏本土起源说32:石家河的"中国"地位与石家河的衰落 --石家河是距今4800年到4300年时期的华夏都城 一.石家河文化 石家河文化主要分布区在湖北.豫西南和湖南北部一带,最北 ...
-
乔治忠: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作者:乔治忠 来源:<史学月刊>2021年第1期 原标题为:<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考析> 中国史学于何时起源?这是中国史学史研究必当投入的探索,其学术价值不止于本专业的范围 ...
-
乔治忠: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考析
编者按 中国史学产生于"共和行政"之际,这得益于官方对史事的连续性记载.本文对历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殷鉴"观念与文献编存两大史学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国的早期村落:村落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作者简介: 胡彬彬,湖南双峰人,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村落文化的拓荒者,中国村落文化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他平生成就了一件事: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3-01-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袁靖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代文献 ...
-
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文/肖旭 (一)中国古代礼仪的起源 礼仪究竟起源于何时?对此,人们一直在进行种种论述和探讨.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从" ...
-
江林昌 :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以“绝地天通”“铸鼎象物”为例
江林昌 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原始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问题, 在西方不显得密切, 因此, 不被重视.然而, 在古代中国, 原始宗教不仅催化了文明的起源, 还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
-
论原始宗教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的影响 ——以“绝地天通”“铸鼎象物”为例
[内容摘要]原始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问题,在西方不显得密切,因此,不被重视.然而,在古代中国,原始宗教不仅催化了文明的起源.还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此外,原始宗教还造就了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连续性特点, ...
-
中国钱币的起源与发展
"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交换是现社会重要的经纪机构,钱币则是交换所借之以行的.钱币对于每个人既熟悉又陌生,它是欲望的载体,它是交换的工具,它能使人走向巅峰,还能叫人堕入 ...
-
以“绝地天通”“铸鼎象物”为例,浅析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发展影响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明起源的根基,几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在发展中传承和革新,这使得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仍是现今历史文化保存最完整,传承最紧密的国家.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得知,人类的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