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忠: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考析

(0)

相关推荐

  • 神话传说是史学之源吗?

    关于中国历史学起源的探索,是一个涉及面较广而又相当复杂的学术问题.为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必要对史学起源的其他说法予以简要辨析. 神话传说不是史学之源 与动物界相比,人类不仅记忆力更强,同时还因为具 ...

  • 梁启超:文化专史及其做法⑤

    ‍先讲刘知几.刘知几的特点,把历史各种体裁分析得很精细:哪种最好,某种如何做法,都讲得很详明.他的见解虽不见得全对,但他所批评的有很大的价值. (1)史学体裁,那时虽未备,而他考释得很完全:每种如何做 ...

  • 二十四史与古代史学传统: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载体

    国家人文历史 2021/01/22 17:19 文|黄金生 "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黑格尔 中华民族悠久的史学传统和丰富的史学遗产 ...

  • 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 作者:瞿林东

    . 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 --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 作者:瞿林东 <光明日报>( 2021年08月23日 14版) . 在中国古代历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书 ...

  • 乔治忠: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作者:乔治忠 来源:<史学月刊>2021年第1期 原标题为:<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考析> 中国史学于何时起源?这是中国史学史研究必当投入的探索,其学术价值不止于本专业的范围 ...

  • 中国村落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作者:胡彬彬 邓 昶  发布时间:2019-07-25 信息来源:<求索>2019年 第1期 [摘 要]中国村落是我国历史上家国一体构建的历史起点,因而对村落史的研究既是深度揭示中国文化源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3-01-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袁靖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代文献 ...

  • 李致忠:中国古籍的起源与形制演变

    一. 中国古籍的起源 所谓古籍,最简明的诠释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典籍.载籍.书籍.在书史研究者看来,不是有文字者皆成书.所谓书籍是指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扬主张等为目的,经过编纂或创作,书写. ...

  • 乔治忠:明代史学发展的普及性潮流

    中国的古代传统史学,自两汉时期奠定牢固的基础之后,即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而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朝代,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社会背景有所不同,史学发展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主流趋势.迨至明朝,史学现象 ...

  •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中国的早期村落:村落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作者简介: 胡彬彬,湖南双峰人,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村落文化的拓荒者,中国村落文化理论体系的创建者.他平生成就了一件事:把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 ...

  • 中国史学名著《贞观政要》原文·注释及译文 卷一·论君道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 ...

  • 中国史学名著《贞观政要》原文·注释及译文 卷二·论求谏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 ...

  • 中国史学名著《贞观政要》原文·注释及译文 卷三·君臣鉴戒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