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忠:明代史学发展的普及性潮流
相关推荐
-
【觅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年代遐长,搜采繁富(上)
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可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媲美,故其二人被后世合称为"两司马".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称:"司马光的贡献, ...
-
《资治通鉴》和《史记》的区别是什么?
司马二巨文坛华,千载两杰圣之家. 史学双璧世人叹,巨著相较皆受夸. <史记>是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记载 ...
-
《资治通鉴》:5条智慧精髓,教会你为人处世之道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由北宋时期的司马光编写的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协助编辑的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 ...
-
乔治忠: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
作者:乔治忠 来源:<史学月刊>2021年第1期 原标题为:<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考析> 中国史学于何时起源?这是中国史学史研究必当投入的探索,其学术价值不止于本专业的范围 ...
-
乔治忠:中国史学的起源及早期发展考析
编者按 中国史学产生于"共和行政"之际,这得益于官方对史事的连续性记载.本文对历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殷鉴"观念与文献编存两大史学产生的背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二)——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求索与探疑:中国音乐史学发展的动力(一)——陈聆群、陈应时二位先生于学科建设的功绩和感怀
作者:洛 秦 内容提要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 ...
-
明代募兵制发展中的卫所舍余
明初以卫所为军队主体.卫所军人被纳入专门户籍--军户并世代承袭,人身束缚较强且丧失职业选择权.这种具有强制性的世袭为军的制度自洪武时起就开始面临日趋严重的军人逃亡问题.这种情形到明中叶更为恶化,构成卫 ...
-
全国政协常委张亚忠:大力发展富硒特色农业
"我国富硒农副产品有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和肉类等,有21个县生产富硒杂粮与大米,富硒蔬菜与深加工产品品牌超过100个,国内已有富硒产品开发专利300余项,先后在湖北.湖南.浙江等1 ...
-
周伟洲:中国民族史学发展历程及展望
提 要:本文对中国民族史学发展的历程做了简要的回顾,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民国时期(1911-1949),为中国民族史学最初形成及发展时期: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1949-1979),为 ...
-
“广东三忠”明代探花成长的古村,藏着一座精美的石牌坊!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在大湾区的核心区域,广东佛山,乡间依然藏着许多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古建筑.南海区九江镇下西村翘南,有这么一座小小的观音庙,面积不过数百平方米,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里有精美的明代石 ...
-
乔治忠:论清顺治朝与康熙朝初期对《明史》的纂修
清朝官方纂修<明史>,是史学界多有研究和普遍关注的问题.几年前,笔者曾经撰写<〈明史〉的纂修与清朝官方的明史学>一文[1],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近来,笔者读到香港大学何冠彪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