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客腊梅迎冬至,冬至之花—腊梅,斗寒傲霜,一股清香!

(0)

相关推荐

  • 蜡梅開了。

    数九寒天,百花凋敝,看一枝蜡梅破蕊,是一种莫大的喜乐. 迎寒而放者,唯蜡梅一枝独秀.郁郁寡欢的冬日,在荒芜的大地上,那些看似娇弱无力的小黄花,在枝头上熠熠闪光,金蕊含霜,气傲冰雪,自由而快乐. 诗的国 ...

  • 【新锐新作】雷中慧咏四君子

    雷中慧咏  梅·兰·竹·菊 联一组 咏 梅 (一) 瘦影横斜涵玉骨: 浓香绽放远俗枝. (二) 闲听落雪谱琴韵: 独看红梅立朔风. (三) 气清香远离纷扰: 冷眼琴心看皓空. (四) 一枝先破春情意: ...

  • 赞美梅花词语

    妩媚脱俗 淡泊名利 品格高尚 甘于寂寞 芬芳浓郁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赞美梅花词语 ,欢迎阅读. 赞美梅花词语 暗香疏影 凌寒独放 俏不争春 经霜傲雪 不惧严寒 暗香浮动 异态纷呈 美不胜收 暗香远溢 ...

  • 腊梅飘香,疏枝瘦影,愿你有梅的傲骨,愿你有梅的清香

    腊梅飘香,疏枝瘦影,愿你有梅的傲骨,愿你有梅的清香 文/雨飘清荷香 凛冬寒风吹破腊蕊,点点幽香染韵时光,是谁轻携一缕梅香,醉赏腊梅舞醉流年? 窗前一枝腊梅横斜,心间一汪湖水清浅,是谁遥寄一枝梅香,倾诉 ...

  • 散文:寒意浓,腊梅香里望春光

    冰清玉洁,金黄似蜡的腊梅花,迎寒傲雪,在岁首冲寒而开,给新的一年开启了即将百花齐放的先例. 腊梅的花单生于枝条的两侧,色黄有光泽,似蜡质,难怪人们又称腊梅花为蜡梅花.据说,黄梅花因在腊月盛开,人们就把 ...

  • 这几个地方腊梅迎霜傲雪,快来踏雪寻梅!

    '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又是一年赏腊梅的好时节,这种金黄似蜡,迎霜傲雪,香气浓而清,色彩艳而不俗的小花,你喜欢吗? 由于今年的气温格外低,腊梅的花期也大大延长,趁现在气温转暖,与古人一样踏 ...

  • 腊梅花开香自来

    原创散文天地 一夜寒风百花残,独有蜡梅斗冰霜. 傲骨小寒送香来,花开金灿迎春到. 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 腊梅,又名:蜡梅,别名金梅.蜡花.蜡梅花.蜡木.麻木紫.石凉茶.唐梅.香梅,是中国特 ...

  • 腊梅不是梅,花中真寒客

    ♩~♫~♪~♬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如果说冬天除了雪还有什么期盼,那当然是香气袭人的腊梅莫属.而如果雪遇上腊梅,那便是" ...

  • 【诗词鉴赏】寒客腊梅迎冬至,冬至之花—腊梅,斗寒傲霜,一股清香!

    品 ADMIRE 鉴 冬至一阳生,蜡梅迎风来!已渐至冬至,蜡梅即携金黄润泽的色彩.精巧有型的姿态,与大吉之冬至,相映成辉. 明朝的<花疏>记载:"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 ...

  • 迎阳(冬至之后日渐长, 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 谓之“迎阳”。)

    迎阳(迎阳) 1.冬至之后日渐长, 古代于冬至日出南郊祭天, 谓之"迎阳". ▶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 "配天道尊, 迎阳义重." ▶ 明 ...

  • 今又到冬至,唱起 九九消寒歌

    友情提示:本文1300字左右,阅读需3-5分钟 关于冬至 导语: 今天是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 ...

  • 周梦也作品:《冬至》 诵/花开半夏

    周梦也作品:  冬至 诵/花开半夏 编辑:花开半夏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梅尧臣(宋) 转眼又是冬至,我在这个日子里,总 ...

  • 腊梅:凌霜傲雪金寒客

    群芳之中,腊梅并不出众.那金黄色的花朵,并不鲜艳,也不娇娆.但是,却获得了人们的喜爱. 自古以来,赞美腊梅的诗词数不胜数.最著名的有:"知访寒梅过野塘":"枝横碧玉天然瘦 ...

  • 4种娇贵花,开花再漂亮也别养在客厅里,特别是新手花友一养就死

    客厅养花从古至今都是花友显摆的首位,因为,一般客厅里会养一些娇贵花显得上档次,开花又漂亮.如果有亲戚朋友来串门,会夸奖养花人士养的花真好,而养花者也会开心的不要不要的.但是,不是每个花友在客厅都能把花 ...

  • 半寒半暖,相思正好,花开花谢,正好相思

    题图 / Kazuyuki Sutoh 配乐 / 唐彬,白无瑕 - 初见 古琴版 音频制作人 / 树 六言三首 其二 一灯前雨落夜,三月尽草青时. 半寒半暖正好,花开花谢相思. 惆怅空教梦见,懊恼多成 ...

  • 冬至冬至,大如年

    冬至 夜至長而晝至短.麋角解,熊深眠.一陽生,水泉動.萬物白茫,霜雪漆地.此時,一爐炭火,照印紅顏:滿室蒸騰,香溢千戶.北吃餃子,南食湯團.寒中取暖,懶懶閒話今年往事.寒暄一壺茶,席間萬壺酒.正是可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