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抹蓝色为他而疯狂
法国艺术家Yves Klein
(伊夫·克莱因)
“表达这种感觉,不用解释,也无需语言,就能让心灵感知——我相信,这就是引导我话单色画的感觉。”

克莱因蓝
50年前,法国艺术家Yves Klein(伊夫·克莱因)在米兰画展上展出了八幅同样大小、涂满近似群青色颜料的画板——“克莱因蓝”正式亮相于世,从此,这种色彩被正式命名为“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

打开购物软件,今年的时尚弄潮儿要是身上没点蓝色,或者你还不知道这种蓝,你可真是out的没边了!

整体以克莱因蓝为主的机能风

简单的色彩使搭配更加有趣起来

一点点小巧思让你与众不同打破沉闷
2007年,为纪念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IKB)诞生整整50周年,时尚界纷纷推出一系列克莱因蓝单品,从服饰到箱包,基至汽车,彻底掀起一场克莱因蓝风暴!
克莱因相信,只有最单纯的色彩才能唤起最强烈的心灵感受力。一些艺术家使用各种色彩以求获得艺术生命力,而克莱因宁愿回归单纯。

与白色搭配

与黄色,是不是有宜家那味儿了?


与原木
克莱因蓝,是世界上最纯正的蓝,以极强的视觉侵蚀力,让我们一眼就难以忘却。“克莱因蓝”的RGB比值是0:47:167,但是明确的数据并不能减少人们面对它时那种震惊——蓝色本身象征着天空和海洋,象征着没有界限,又因为“克莱因蓝”太过纯净,以至于很难找到可与之搭配的色彩进入人们的视野,因此,它的冲击力格外强烈。这种蓝被誉为一种理想之蓝、绝对之蓝,其明净空旷往往使人迷失其中。

2006年10月5日至2007年2月5日,巴黎蓬皮杜中心筹办了克莱因大型回顾展。新现实主义的倡导者、特立独行的艺术先驱、诡异的天才——这些词汇都不足以概括法国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那多姿多彩,充满传奇的艺术生涯。

其生命的最后7年,也是他的创作高潮持续的7年。在这期间,克莱因以非常个性化的蓝色为战后的欧洲艺术领域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感觉空间”。他用合成树脂混合蓝色色料而得到的高贵而静穆的“克莱因蓝”,出现在他的大多数作品、绘画和雕塑中,如《蓝色单色画》、《人体测量术》、《海浪》、特别是那尊《维纳斯》,已经完全被个人色彩所覆盖。

《维纳斯》


《人体测量术》创作现场
如此有个性的色彩,时尚大佬们自然不会轻易放过。2007年春夏的T台是“克莱因蓝”的天下,在Dior、Givenchy、Bruno Pieters和Alberta erretti系列里,都有“克莱因蓝”孤绝而闪亮的风景。好玩艺术的欧洲人既然如此,一向以前卫自居的美国自然也不甘落后。纽约时装大师Oscar de la Renta和Dnna Karan都拜倒在“克莱因蓝”脚下。从蓝色妆容到荷叶边尾的女式常用礼服再到及地夏季长袍,2007年时尚界彻底掀起了一场“深蓝色风暴”。

之后还被运用在了Celine的秀场上,设计师Pheobe Philo将绘画与白色连衣裙组成了绝妙的配合。
“克莱因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还有人从模特们来来回回的身影中品味到一丝孤独,真是至死不失其“蓝血”贵族风范。有人大胆猜测,今后“小蓝裙”将继小黑裙晚装之后成为新的必需品。其实,“克莱因蓝”盛极一时,早就有人预料到了,Chaiken的创意总监Jeff Mahshie曾说:“我曾对1957年美国成衣界的奠基人Claire McCardell的一件鲜蓝色女装作过研究,我发现克莱因的IKB字母组合绘画也是在那段时间创作的。”看来,“克莱因蓝”是早就被设计师们盯上了

《坠入虚空》,1960
可惜天妒英才,这么一个特立独行开了先河的艺术家,竟然只活了短短34岁。1962年6月6日,他死于心脏病突发。但他却与安迪·沃霍尔、马塞尔·杜尚和约瑟夫·博伊斯一起,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

想知道知道什么是“克莱因蓝”?只需登录它的官方网站,你将看到整整一屏幕的“克莱因蓝”——除了蓝,什么也没有,酷得绝对彻底。
还想知道“克莱因蓝”在艺术领域或者时尚界的地位?就像哥特音乐之于主流音乐一样,因其难以“伺候”而永远小众,但任凭潮流来去,它始终拥有一批铁杆FANS
文 | Soal
图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