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学的源流

(0)

相关推荐

  • 《中庸》注释(十八)

    [原文]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 ...

  • 甲骨文笔记:商朝已经出现毛笔

    甲骨文常识 甲骨文的发现和入书入印 中国殷商时期有尊神信鬼的风尚,王室贵族,逢事必卜,为了占卜的需要,贞人在龟甲兽骨上刻书的文字,后世称为甲骨文.从1899年王懿荣发现至今已经120多年了,从天津书法 ...

  • 黄老之学的源流

    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稷门附近.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中国学术思想史上蔚为 ...

  • 魏冬、刘学智|在荀子与张载之间: 礼学的不同倾向及其现代价值

    魏冬,刘学智 魏冬,西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刘学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转载自<荀子研究>第一辑 摘要 基于儒家传统礼学,荀子和张载都注重"礼", ...

  • 荀子:被逐出孔庙的礼学大师

    先秦三大儒,就影响来说,荀子不如孟子,孟子不如孔子. 如果你去过曲阜孔庙,稍加细心就会发现,在孔庙里特别讲究论资排辈:除了享受主祭的孔子外,他的亲传弟子颜回.曾参,第二代弟子子思,还有第四代弟子孟子, ...

  • 《缁衣》中儒家礼学的“德”概念

    郭静云 来源:<齐鲁学刊>2021年第1期 摘要: 在出土版本<缁衣>第廿章孔子语录中,孔子所提的"德",乃是礼制国家长久运行的基础.统治者"公赐 ...

  • [黄石诗坛]吴礼学的诗《笔的爱情》

    笔的爱情 --给一位长期坚守在司法行政系统文秘工作战线的同事 洁白柔美的素笺啊! 我是你近旁的一支笔. 因为爱,我用我的心尖吻你 吻你八千个缠绵的日夜. 你雪白的裙裾上, 我细致地缀上如柳的花纹, 反 ...

  • 《五礼通考》:礼学文献的渊薮,笃实功夫的结晶

    五礼是中国古代礼仪的总称,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 清代成书的<五礼通考>对中华礼制作了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总结梳理,被称为"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百科全书". &q ...

  • 旧唐书王玙,少习礼学,博求祠祭仪注以干时。

    ​王玙,少习礼学,博求祠祭仪注以干时.开元末,玄宗方尊道术,靡神不宗.玙抗疏引古今祀典,请置春坛,祀青帝于国东郊,玄宗甚然之,因迁太常博士.侍御史,充祠祭使.玙专以祀事希幸,每行祠祷,或焚纸钱,祷祈福 ...

  • 一门两父子 浙东继绝学 ——黄式三黄以周父子的礼学研究

    盛极一时的浙东学派虽然以经史相融为特征,但在黄式三(1789-1862).黄以周(1828-1899)父子之前,清代浙东经学主要成就集中于万斯大的礼学研究:与浙东史学相较,其地位相形见绌.因此,浙东学 ...

  • 博雅GE微访谈 | 吴飞:礼学与礼学研究——在制度与思想之间

    在此次访谈中,吴飞老师认为,礼学研究是"制度和思想之间的桥梁".结合自身的学术经历,吴飞老师谈论了中西视野之下的传统礼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礼学实践,并对礼学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