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将士为何对曾国藩至死不渝?
相关推荐
-
太平天国系列(33)—老将牺牲,曾天养持矛冲锋阵亡
湘潭之战后,林绍璋被革职,调离西征战场,林绍璋也算是太平军里经历比较特殊的,他由大头兵升至统帅,一路劳苦功高,但他不是将才,所湘潭惨败.他也是太平天国将帅里都参加了北伐和西征的将领,他作为第二支北伐出 ...
-
太平天国系列(31)—湘潭之战,决定湖南命运的一战
然后为期6天决定湖南命运的湘潭之战就此打响. 4月25日,塔齐布,王鑫等率部赶到湘潭前线,26日,林绍璋率军主动出击,失败. 27日,湘军水陆并进,发起攻击,塔齐布在陆路身先士卒,独自驰马陷阵,全军将 ...
-
太平天国一悍将,屡救石达开,石达开却见死不救,惨遭清军开膛
提到太平天国,虽然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虽然洪秀全是个蠢货,但是里面赫赫有名的武将太多了,如西王萧朝贵,曾天养,张乐行,翼王石达开,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还有林凤祥李开芳等人,这些都是独当一面的军事天 ...
-
太平军和湘军谁更能打?一场双方精锐尽出的大会战告知答案
谈到这问题,许多人会毫不客气地说:当然是湘军了,因为曾国藩领导的这支军队最终将太平天国送进了坟墓,给大清王朝延续了近五十年国祚.这是事实,但却不能得出湘军强于或者比太平军更能打的结论.要知道,自从&q ...
-
清末湘军的鼻祖并非曾国藩|钩沉
咸丰三年(1853)正月,湖南巡抚张亮基因保卫长沙有功,调任湖广总督.江忠源及其楚军在长沙保卫战中的卓越表现,令张亮基特别欣赏,特邀江忠源跟随自己去湖北.这时,曾国藩奉旨到长沙帮办团练.他是一个文人, ...
-
他才德平庸,还曾与湘军为敌,曾国藩却将头功让给他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的都城被湘军攻破.持续了十多年,耗死了咸丰皇帝的农民起义终于被平息.虽然太平天国余部仍在活动,所有人却都迫不及待地请曾国藩向朝廷邀功请赏.曾国藩也深知,此时再不邀功,也没法给浴血奋战 ...
-
咸丰六年8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收复武昌,取...
咸丰六年8月,曾国藩率领湘军收复武昌,取得了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官军的第一场大胜.湖广总督杨霈立即给咸丰上奏报捷,结果咸丰根本不信,以为又是前线官兵冒功请赏. 六天后,曾国藩与胡林翼会衔的报捷奏章呈 ...
-
湘军两名悍将发生矛盾,让曾国藩很头疼,胡林翼将他们劝和
曾国藩创建的湘军之中,有两员悍将,被誉为"多龙鲍虎". "多龙",指的是多隆阿. 多隆阿,字礼堂,呼尔拉特氏,满洲正白旗,生于1817年.多隆阿最初并不属于湘 ...
-
曾国藩的湘军为什么这么能打?
清朝末年,清廷引以自豪的八旗子弟在铁饭碗.高福利的影响下,逐渐变成公子哥军队,战斗力已经无法捍卫大清的安稳.在被逼无奈下,清政府开始起用最初看不上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和其他汉人的乡勇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湘 ...
-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坐拥12万湘军的曾国藩,为何见死不救
1860年9月21日,在北京郊外的八里桥,僧格林沁所率领的1.7万蒙古骑兵与英法联军展开了最激烈的厮杀.为了消灭这群入侵者,蒙古骑兵们挥舞着马刀,手持落后的火绳枪,对英法联军的阵地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冲 ...
-
曾国藩为什么要创建湘军?这两件事促使他要自建新军扬眉吐气!
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国藩一生的勋业都押宝在镇压太平天国上头,这也许是曾国藩始料所不及的,但看他在与太平军进行殊死搏战中百折不挠的劲头,谁都不能不相信,他生来就是太平天国的克星. 曾国藩出山. 1851年1 ...
-
湘军窝里斗,沈葆桢背后捅刀,曾国藩痛心疾首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大清第九个皇帝咸丰盛年而逝. 曾国藩有些惴惴不安:咸丰和自己斗气十年,现在刚刚和他磨合好,不想竟突然驾崩.主少国危,自己和湘军的前途也吉凶难料. 局势的发展出乎曾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