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瓷器研究之四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相关推荐
-
五代柴窑天青色釉碗;高6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外径6.1厘米
五代柴窑天青色釉碗:高6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外径6.1厘米.通体施釉釉色青如天,光亮明如镜,自然光下可照出人面,釉薄如纸,声如磬用手指弹击声比弹击宋汝窑瓷器声音脆,通体有滋润细媚细纹. 上口外沿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七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二.柴窑观音瓶赏鉴 这个小瓶通高12.4cm,口径2.4cm,足径4.8cm.颜色比一般汝窑的淡天青色稍浓,粗看似清代的松石绿色,细赏比松石绿更为沉着宁静,十分接近天空的湛蓝.器型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雍容 ...
-
柴窑瓷器研究之六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五:柴窑瓷器一定是文化底蕴非常深.震撼力非常强的艺术品 柴窑瓷器,一定不是"粗瓷大碗"的水准,而应该是"神韵精绝"的"瓷皇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五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四:古代文献是研究柴窑瓷器的重要资料. 对于柴窑瓷器的认定,说法可以上千种,但是真相只有一个.真相从何而来?应该还来自于文献.实物和窑址认定.如上所述,窑址认定极有可能成为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三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三:"1+4"是认定柴窑瓷器的核心标准. 所谓"1+4"标准,其中的"1"是指器物必须为五代时期生产的高档瓷器,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二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二:柴窑窑址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了,不代表柴窑器物不存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古陶瓷研究开始逐渐走出单纯的清赏雅玩和文献考据范畴,出现以窑址考古调查与文献.实物相结合的 ...
-
柴窑瓷器研究之一 天生丽质,瓷皇本色 ——后周柴窑观音瓶赏鉴
一.关于柴窑的几点看法 看法一:柴窑瓷器一定存在过. 从瓷器制造和发展的历史看,柴窑瓷器在五代时生产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这主要有三个根据: 第一,五代时期是中国陶瓷制造走向成熟的重要时刻.从中国陶瓷发 ...
-
故宫专家谈:宋代官窑瓷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生活中的创新关注2020-09-21 21:45在中国陶瓷一万多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史上,宋代堪称一个高峰期.当时因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各阶层对陶瓷器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全国各地瓷窑林立,名窑迭出 ...
-
略谈宋代官窑瓷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 吕成龙;丁银忠
在中国陶瓷一万多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史上,宋代堪称一个高峰期.当时因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社会各阶层对陶瓷器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全国各地瓷窑林立,名窑迭出,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宋代瓷器生产的最主要特点是开 ...
-
山东省博物馆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之四(原)
山东省博物馆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之四(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