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孝成王幡然醒悟,一举灭掉秦国20万精锐
相关推荐
-
回不到过去的老将,廉颇以不甘心的方式谢幕,长平大战是分水岭
长平之战深刻影响了战国格局的走向,赵国就此奄奄一息,秦国一统大局已定,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但辉煌胜利带给秦将白起的却是麻烦. 对秦国名将白起而言,长平大胜是其人生巅峰也是命运的转折点.因其个性执拗, ...
-
秦灭六国始末(2):范雎或为魏国派往秦国的间谍?
本文为系列文章. 在上一节中,文中介绍了魏冉执政末期秦国的情况,再对比了张仪.魏冉时期的连横策略及范雎在秦王前提出的"远交近攻".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范雎口中提到的" ...
-
战国259 平原君逸事——在美女与门客之间该如何选择?
范雎和白起这一对老冤家终于各自有了自己的归宿了.范雎的下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使其灭亡必先让他猖狂,别看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呐:白起的下场给我们的提示就是:多实干少牢骚,轻则费力不讨好,重则小命 ...
-
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魏国|齐国|秦军
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以后,赵国战败,整整四十万大军,被秦国主帅白起,坑杀殆尽.这一战之后,赵国几乎损失了全国所有的精锐军队,军事体系已经彻底崩溃了. 但有趣的 ...
-
长平之战,秦军已经消灭45万赵军主力,为何拖到40年后才灭赵国?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爆发长平之战,最终纸上谈兵的赵括被白起击败,45万精锐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上下"户户举丧,家家戴孝",从此再难与秦国匹敌.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赵国已经元气大伤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秦国趁机想要灭亡赵国,为何铩羽而归?
邯郸之战又称邯郸保卫战,是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进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战. 背景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命 ...
-
长平之战惨败后,赵国是如何反败为胜,一举灭掉秦国20万精锐?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战,没有之一:交战双方是秦国和赵国,可以说,双方都把这一战当作了赌国运的一战.赵国的直接参战兵力高达四十五万左右,而秦国的直接参战兵力更是高达六十余万,双方加起来已经超过百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2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后,秦将白起一战灭赵国长平军45万人的战绩,震惊六国,但随后,秦为灭赵发动的邯郸之战中,赵国又让秦军付出近二十万人的伤亡狠狠打脸了秦国.得知此消息的秦昭王怨恨白起不肯领兵攻打邯郸,他一怒之下派 ...
-
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为何不向其他诸侯国求援?
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长平之战经过三个月的拉锯战,赵军被迫步步后撤至丹朱岭上的百里石长城防线,秦赵双方军队陷入僵持局面.而面对不利的战局,赵孝成王为何不向其他诸侯国求援,而是要单方面遣使向秦国求和呢 ...
-
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为何秦国不灭掉赵国?秦昭襄王怕了!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众所周知,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中战乱纷争非常严重的时代.那时候中原大地上有7个国家,他们之间互相攻伐,百姓一直都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之下.在战国后期,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是秦国 ...
-
契丹千年以来一直挑战着中原政权,一举灭掉东西突厥,得中国之名
契丹千年以来一直挑战着中原政权,一举灭掉东西突厥,得中国之名 文 | 史哥哥 世界上有很多国家,而中国的古代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游牧民族,一些小的民族会因为实力太弱无法跟泱泱大国对抗,常常会选择依附大国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大家都知道,赵国败于秦国.最后赵国四十万士兵,也被秦国名将白起给屠杀殆尽.可是,按理经过说这样一场决定两国生死的战略决战后,赵国几乎是损失了全国将近八成的士兵,实力大 ...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打败秦国30万大军,全歼匈奴10万骑兵?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邯郸之战却在公元前257年,李牧痛扁匈奴大约在公元前245年.也就是说,赵国在长平之战后,获得了3-15年的修复期. 长平之战硝烟未落,"人屠"白起立 ...
-
宋高宗自毁长城杀掉岳飞,金朝铁骑为何不南下,一举灭掉南宋?
大河报-历史 2021/07/13 17:12 公元1142年,南宋王朝的"基石"--岳飞,惨死于风波亭. 对于想要吞并南方花花世界的金朝而言,这是一个消灭南宋王朝的绝佳机会.但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