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14年,放弃评职称后,我终于放松了!
相关推荐
-
姚老师,请您静一静吧,最终受伤的可能还是您!别再傻了往前冲
河南焦作姚老师状告当地教育局不作为案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为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所以更加的关注姚老师的结果,从一开始我们也期待姚老师的胜利,但是到现在的二审结果依旧是维持原判. 支持姚老师的壮举 教师 ...
-
取消职称工资、提高教龄津贴、增加课时费,你同意吗?
01 现行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一直颇受一线教师诟病. 比如职称与工资挂钩,评上高一级职称一辈子都能享受高工资,就非常不合理,大大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工资该如何改革,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 ...
-
我的中小学高级教师晋级之路,一路走来,无限感慨(一)
1995年7月,我从师范毕业了,当时我还未满17岁,对未来充满了懵懂又充满了憧憬.一方面,经过11年的寒窗苦读,身为农村孩子的我终于可以跳出农门,成为公家人了.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不知道当 ...
-
一位老教师的真实经历:为了职称,我做了五年“舔狗”!
职称 小磊哥说 自从1986年开始评聘职称以来,一些教师,为了职称屡败屡战,过一级盼高级,似乎总有一个坎儿在前面堵着,一直是心中的痛. 今天小磊哥给大家分享一位老教师为了评职称的真实经历,相信文中能看 ...
-
我的晋级之路【谭文艺】
能够晋升高一级职称,恐怕是每位教师最破切的愿望了! 最早知道教师需要评职称,是我教学五年后2000年的职称初评(中小学二级).初评比较简单,只需上交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就行了.初级职称通过后,自己一直没 ...
-
薪火相传的陈中情结
薪火相传的陈中情结 文/ 卜廷才 南陈集中学是内涵丰厚.久读不厌的一本大书. 1980年秋季,我有幸成为陈中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到1997年暑期来到淮海中学,在那里度过整整17轮寒暑,17年几乎占人生 ...
-
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14岁上北大,教学40年至今未评职称
千年历史沉淀文化,中国奋起成就少年.科技为主,文化当先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天才少年横空出世. 速算天才王浩瑜.最强大脑孙亦廷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知名人物.这些少年年纪偏小却智商超群,立志于为中国的发展进程 ...
-
王晓琮:14岁考上北大,在哈尔滨理工教学40年却从未评职称
每一个国家从古至今都经历过政权的更替,但唯一不变的就是文明的传递.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的更新替代,知识是影响每一个人未来的关键,老师的存在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处在学习的阶段,老师是一份让人既敬 ...
-
该如何解决有些中小学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不教课不干活的问题?
教师是知识分子群体,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属于知识分子群体中高级职称的群体,他们的资历.阅历.能力是教师中最高的群体,是一个学校自理阅历能力最高的群体,有些中小学教师评上高级职称后不教课不干活了,这是人 ...
-
跳槽后评职称之前单位的专利还算不算
申请授权一项专利是比较难的,很多人可能会处于好不容易有了授权专利,却跳槽了的境遇.那么,跳槽后评职称之前单位的专利算吗?通常是算的,除非本职称单位明确规定只认可署名本单位的专利. 专利评职称是有限制条 ...
-
哈理工最红讲师王晓琮:14岁上北大,教学近40年却未评职称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作为学生求学路上的引路人,可以说作用至关重要.一位好的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们不仅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在道德上成为了学生们标榜的榜样.而在哈尔滨理工大学,王晓琮就 ...
-
职称评审流行“代表作”,不唯论文数量后,评职称真的更容易吗?
昨天发了一则消息,"评职称将不做论文数量硬性要求 ",有的作者可能不太理解.不论数量了,肯定对质量是有高要求的,其实深究下去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代表作. 代表作制度早在18年就已 ...
-
14岁上北大, 大学任教近40年却未评职称, 人送绰号“扫地僧”
假如说有老师任教近40年还未评职称的话,你肯定会不相信吧!更何况他还是一名大学老师了. 但是在哈尔滨理工大学,却真的有一名这样的大学老师.虽然他有着非常令人羡慕的经历,14岁考上北京大学少年班,18岁 ...
-
再过五年就退休,乡村教师不评职称,放弃原因是不划算,心太累
今年的职称评选已经落下帷幕,乡村小学(我校)的两位老师直接放弃.一直等待能够直接晋级的机会,现在机会来了,两位老教师为啥要放弃呢? 张老师(女),50岁,中一职称,还有五年退休. 王老师(男),55岁 ...
-
王晓琮:14岁上北大, 教学40年未评职称,却成“最红讲师”
<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曾在少林寺的藏经阁中默默打扫四十余年.他其貌不扬,在江湖武林上都无甚名声成就.实际上,却是有大智慧.大功力的高手. 默默无闻,内藏风云,这样的人物,自然让人惊叹,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