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改变了华夏族的民族性格

(0)

相关推荐

  • 《最动人的中国史》之第四十一章:宋朝开基和中国的衰弱

    宋朝于纷杂混乱的五代之后,居然建起一个大统一的皇朝来,照例应该是很有希望的时代到了.然而宋太祖赵匡胤得做天子,却是一幕将错就错的喜剧,后来他全凭了这一股虚劲,制定他一朝的法度:因此将中国推入了衰弱的舛 ...

  • [历史如风] 赵匡胤明明是篡位,为何后世却称他为明君?

    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建立者,一直以来也都以一种比较平和的方式,比如杯酒释兵权这样的例子,来凸显他即便成为皇帝,也对手下人很宽容的态度,收回兵权是巩固皇权的必经之路,但是能把他们都留着命,已经很不错了.不过 ...

  • 北宋经常被辽、金、西夏敲竹杠?这就是“温水煮蛙”的悲剧

    自打辽国向北宋敲了一次"竹杠",意外成功后, 西夏也是有样学样:想休战么?拿银子来. 再后来,金国继承了这一恶习,不止是要钱要物,还要人, 甚至连着当时的徽.钦二宗一大家子都被掳走 ...

  • 宋太祖一朝到底是“重文轻武”还是“文武并重”?

    强干弱枝 重内轻外 唐末五代分裂割据的直接原因在于藩镇权力过大,朝廷指挥不灵.藩镇集地方上的一切大权于一身,特别是掌握着士兵的招募权和财赋的支配权,拥兵自重,财赋自专.为了扭转君弱臣强的局面,宋太祖采 ...

  • 杯酒释兵权背后的北宋基本法

    得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历代王朝皇帝的最重要的KPI,就是守住祖宗开创的基业.好东西都不愿给别人,何况江山社稷.更因为作为皇帝,丢了江山就是丢了工作,而丢了这份工作,有可能就丢了性命. 跟五代其他当权者差 ...

  • 《世界古代民族》华夏族

    华夏族,即汉族,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华"或"诸华".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先人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 ...

  •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从华夏族到汉族,再到中华民族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从华夏族到汉族,再到中华民族

  • 华夏族是怎样变成汉民族的,中华民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华夏族是怎样变成汉民族的,中华民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1,上三代至汉朝,是汉民族的形成时期 华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诸夏,是上三代时期中原地区的族群为区别四夷――东夷 ...

  • 汉民族的前身是华夏族,所谓“华夏”是西周...

    汉民族的前身是华夏族,所谓"华夏"是西周以后才有的概念.春秋以后,"诸夏""诸华"及其合称"华夏",便成为以周人为首的政 ...

  • 南阳楚长城:华夏民族性格的象征

    图/翻拍于白振国主编<方城:天下第一古长城> 南阳楚长城:华夏民族性格的象征 文 | 夏廷献 人们都熟悉秦始皇时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由此一些人以为从河北山海关到甘 ...

  • 华夏族与华夏诸国2

    三.春秋时期华夏诸国 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东周前期又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中 ...

  • 华夏族与华夏诸国5

    六.秦帝国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传三世,共两帝一王,国祚共十四年. (1)秦国崛起 秦人是汉族西迁的一支.秦孝公时期下令求贤 ...

  • 华夏族与华夏诸国4

    五.战国七雄 1.齐 春秋末年,齐公族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杼杀庄公,立景公.公元前546年,庆封灭崔氏之族.庆封专齐政.次年,庆舍与栾.高(齐惠公之后).陈(田).鲍四族攻庆封,庆 ...

  • 华夏族与华夏诸国1

    一.华夏族 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