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琹《在您离去多年以后》

在您离去多年以后

读完歌手李健的文章《在你离去多年以后》,我想为已故父亲写一篇文章。曾经写过不少关于父亲的文章,但只是抒情式的,读完令人心情沉重。为此,写下此文,一方面已接受父亲已故的事实,另一方面也表达对父亲的思念。

我出生在海南省东方市,那是个滨海小城市。城市的经济是在这几年发展起来的。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利,每次到镇上都要花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前些年修了路,到镇上只需十分钟。

家里亲戚很多,奶奶家的就有一百多人。每次家里有事,就会看到满院子的人,场面极为壮观!亲戚多也是挺好的,有事情的时候可以互相帮助。

记得大姐上大学时,父亲的朋友、至亲都去火车站送她。那时没有小汽车,骑的都是摩托车。亲戚们都会给大姐红包,说是在路上买点东西吃,有些则买了吃的。在我看来,有种古代书生“进京赶考”的意思。现在很少出现这样的场景了,起码我上大学来来回回也好几次了,都没有经历过大姐上学时亲人送她的场景。

(一)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家里孩子较多,但父亲并没有偏爱任何一个孩子。在他心里,每个孩子都是宝贝!爸爸很少直呼我们的名字,而是喊“女儿”。这样的叫法,让人听了很亲切。父亲不管多忙,每天晚饭后,他都会给我们讲故事。听我母亲说,父亲的故事是从老人那听来的。我也不知道是否属实。但只要是父亲讲的,我们都听。父亲讲故事时,表情、动作都很到位。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不去学表演简直是浪费人才啊!”

我小学一二年级是在村里的小学上的,每晚父亲都会教我写完作业后才出去喝茶。有时题做错了,父亲就会用笔轻轻地敲敲我的小脑袋,然后把题给我讲一遍,直到我弄明白为止。

记得我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道语文考题,多写一题加一分。我哥多写了8题,最后他的得分是101分,满分是100分。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是父亲给他讲过的故事。多年之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故事,我都很熟悉。因为很多都是在我小时候父亲讲过的。

与好友聊天聊到“小时候”的话题时,我就会停不下,越说越来劲,总是有说不完的话。曾多次在日记里写到:如果我将来有了孩子,我一定会把父亲给我们讲过的故事讲给他/她听。

(二)您对生活的隐忍和对家庭的忠诚

父亲早年与人合伙做过金矿生意,但失败了。又买了卡车运东西,没多久又失败了。还因此欠下了不少债。在父亲生意失败后的那十几年,到过朋友的工地买菜做饭,曾经的老板变为一个为别人打工的人,角色转变如此之快,应该只有父亲才能适应吧?

父亲还有一项技能是我们至今都没有学会的,那就是“抓鱼”。那时河水还没有被污染,树林还没被毁。一到下雨天,父亲晚上去抓青蛙,白天去抓鱼。有时母亲也会跟他一起去,如果抓鱼的地方比较近且河水不深,他也会带上我们。我那时还小,只能站在岸上,哥哥姐姐可以下水帮父亲忙。如果收获的多就会到集市上卖。

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父亲每天早出晚归跑工地,他回来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他离家的时候我还没醒。也是从那时起,父亲再也没有时间去抓鱼了。

母亲常对我们说:“你爸虽然做了很多错事,但每次吵架时他都会主动认错,不管多晚都会回家,在外面吃饭时也不忘了给我带一份。”每次听到母亲客观的评价父亲时,心中都会有一丝窃喜。

(三)护女“狂魔”的您

小时候,我经常发烧。父亲只要听到我喊:“阿爸”。他就会到我的床前,摸摸我的额头,确定是发烧之后,回到他们的卧室拿药喂我。我一直都在闭着眼睛,喊他的时候闭着眼睛,吃药的时候也闭着眼睛。听母亲说,在我未满周岁时发烧去医院。给我看病的是个老医生,也许是年纪大了,老眼昏花了。他竟然把药方写错了。父亲看到后当场大发雷霆,要动手打那医生。是母亲把他拉走的。等我知道这件事时,父亲已经不在了。

小学四年级的某一天,我在打扫卫生区时,被班里的一名男同学弄伤了耳朵。当晚,母亲给父亲打电话说了我耳朵受伤的事情。在一旁的我听到电话那头的父亲很生气,他表示第二天一定会去学校找班主任聊聊。

第二天上午父亲到学校来了。小学时要是家长在没有开家长会的情况下到学校来,多半是被老师“请”来的。父亲突然出现在我们班教室门口,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父亲身上。上午第一节课是班主任吴老师的数学课。父亲跟吴老师打了声招呼,此时也到了课间。父亲跟吴老师说了昨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吴老师感到很意外。把弄伤我耳朵的那个男生叫到走廊外。那男生才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吴老师给男生的家长打电话。对方声称有事不能来。就叫男生给他叔叔打电话,他叔叔在上班,叫父亲先带我去医院检查,医药费他们再付。

上午十点多,我在父亲的陪同下,终于到离学校最近的中医院检查。医生询问情况后,看了我的耳朵,耳膜的确出血了。医生开了3天的药和点滴。在医院输液到中午十一点多。回到家,妈妈做好饭,我只是吃了几口,那天下午请假没去上课。

(四)您为我骄傲,我却未曾为您感到自豪

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时,村委会为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有竞争意识,特举办了“学艺”竞赛。连着两年我都获奖了。上台领奖时,台下都是村里的乡亲父老。父亲则在旁边看着我。

小学的时候,父亲总是会用玩笑式的话,对我说:“女儿啊,你要是能考上八中多好啊,八中离家近,天气冷了可以起晚点,多好啊!”被八中录取时,父亲已经病危。把这个消息告诉他时,只见他咧了一下嘴,没说话。父亲去世那年,我小学升初中,哥哥初中升高中。我们在八中上学时,他已经不在了

父亲的朋友对他的称呼是“老董”,这是一个敬称。母亲则认为父亲已经落魄,这个称谓不适合。每次母亲一说,父亲只是笑笑。

父亲离世多年后,我经常在梦里见到他,地点永远都是家里以前住的旧房子。旧房子是2015年2月拆掉盖了现在住的房子的。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每次梦见父亲都是在旧房子里,而不是新房子?后来我想明白了:在我的记忆里,在旧房子住的那些年是最美好的,因为有父亲在。

如今家里的经济条件在改善,日子越过越好,但总有一种遗憾。如果父亲还在,我们一家会更幸福!母亲时常感叹,要是父亲还在就好了。他那么时髦的一个人,别说智能手机了,就是微信他都能玩得很好。是啊,要是父亲还在,说不定他还能教会母亲玩微信。我甚至可以想象父亲教母亲玩微信,用智能手机的画面。他那么喜欢小孩,家里的三个小孙女他肯定疼爱有加。

现在不管我们在那方面有成就了,母亲就会说:“要是你爸还在就好了。”每次听完母亲的感叹,都能感受到母亲的孤单,随后心里涌出一丝悲凉。是啊,要是父亲还在的话,那么为我们开心的就不止母亲一人了。

总是有一种感觉,父亲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失败时为我们加油打气,在我们成功时为我们鼓掌。

父亲这一生不长,却留给不少人回忆。有时在外面,长辈问我父亲的名字时,我以为他们不知道。没想到每次都是出乎意料,然后他们就会给我讲父亲在世时我不知道的事情。我很欣慰,在父亲离去多年以后,还有那么多人记得他。

父亲,在我们取得某项成绩时,他为我们骄傲,在朋友面前时,他会大方地介绍我们是他的孩子,在哪读书,成绩如何等。但,我却从未为他感到自豪,为有这样的一位父亲感到自豪。

关于父亲的很多事迹是在他离世之后,他的好友和母亲告诉我们的。为此,我很遗憾,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没有多陪陪他,对他没有深入的了解。

如今,父亲已经离世第八个年头了,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样子远比现在的母亲还要年轻。在父亲离世的前几年,我内心充满了内疚,无法原谅自己。一直不肯相信父亲已不在人世的事实,经常会给他写信,然后又以“父亲”的身份回信。现如今已慢慢地也接受父亲已不在的事实,慢慢地把关于他的事留在记忆里。

借用李健的歌《父亲》,“你为我骄傲,我却未曾因你感到自豪,你如此宽厚,是我永远的惭愧。我终于明白在你离去多年以后,我为你骄傲,当谈起你的时候……”

(0)

相关推荐

  • 一个农村教师的感悟:20年前,学生不好家长检讨,现在老师反省

    文字/禅小岩 20年前,我10岁,小学二年级已经读了两年了,但我还是不被允许升入三年级. 搬着椅子,哭着跑回家,流着鼻涕泡告诉母亲,"我再读二年级就成留级王了,您去给我求求情吧." ...

  • 【三湘文艺】彭西玲/我的教书岁月

    我的教书岁月 作者:彭西玲 19岁,20岁人生最美的青春年华里,因为特殊的年代背景和机缘巧合,使我有一段非常难忘的教书时光.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那时候大学生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大学和中专分公费.委培.自 ...

  • 母亲离世之前

    母亲离世之前 渐新堂 今天,听小刘说起,两周前来搞清洁,顺便给母亲剪头发.像每次一样地说,天气凉了,下一次开始给你剪头发开始留长一些了.母亲却说,不用了,谢谢.过去从没有这样回答过,都是说,好的.冥冥 ...

  • 少年时代

    撬开光阴的门楣,走进无拘无束.轻舞飞扬的时光隧道,重拾少年时代那些零零碎碎的记忆,依然在脑海闪烁着,翩跹着. 然而,当我提笔要讲述自己伤痛事情时,远不如象讲述快乐和得意事情时,那样得轻松自如.我虽然极 ...

  • 韩乾昌 | 人生的数学

    人生中,总有一些淬变,于无声处改换一些走向,只是当时惘然-- 至今想起,曾因数学成绩让母亲怎样的蒙羞,就使我愧悔不已. 那时假期后,姑嫂妯娌们一起,照例要问各家孩子的成绩.每当彼刻,我内心一半海水一半 ...

  • 四十年来的那些人那些事

    四十年来的那些人那些事                                       刘述涛  一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元年,那一年我正好八岁,在县城边上的四蔬小学读二年级.四蔬小学是 ...

  • 二哥闲话|母亲五十

    (拍摄于2020年,摄影师罗力月) (拍摄于2020年,摄影师罗力月) 昨晚开完会后,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有两个罗力月的未接电话,因为太晚就没有回过去,发了消息让她早点休息,她回复到明天是妈妈的生日哟. ...

  • 秦小琹《酒鬼父亲》

    酒鬼父亲 "秀儿,这是到哪了?"父亲问到. 爸,刚出村口.我说. 父亲嗜酒如命,去干农活前都要喝酒.他说不喝酒他没有精力去干活.母亲在市里的公路队工作,很少有时间干农活.家里孩子多 ...

  • 秦小琹《我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乡在哪里? 今天早晨送孙女去学校的路上,小姑娘突然问我:"奶奶,您的家乡在哪里?您可以带我去看看嘛?小朋友们放假都会到祖父.外祖父的家乡度假,而我都8岁了,还没去过奶奶的家乡.&quo ...

  • 秦小丽:中原国家形成进程中的南方文化因素

    中国考古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1小时前 摘要 : 在中原国家文明化进程中,曾经因吸纳周边地区多元文化因素与成果得以强盛.除了青铜器.牙璋与绿松石镶嵌外,还有以海贝.象牙制品.鳄鱼骨板等远距离交流而来的 ...

  • 练字最快的办法,3大步骤6个小点,解决了多年的疑惑

    一:什么是一手好字? 一手好字如果从书法的角度看待,沿用继承了某种古帖或者古人的字体的笔法和相应的结构章法,写出较为美观,统一,合理,协调的字,就叫一手好字.如果从美观的角度出发,一手好字是在掌握了一 ...

  • 【“中国梦•家风美”征文比赛:16号作品】 秦小婷||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伴我成长 徐闻县实验小学六(5)班  秦小婷 家风犹如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内心深处的阴影:家风如一阵春雨,滋润了我干旱已久的心灵:家风如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勤劳可以创 ...

  • 我的成长 | 从小镇青年到秦小明

    ***本文由TutorABC特约出品*** 今天想借助我的一些经历,和大家深入聊一聊眼界和格局这个话题. 1 柴米油盐酱醋茶,买房结婚和养娃 记得小升初时,我经历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焦虑. 年长一 ...

  • 赚钱、亏钱和自我成长的深层逻辑(秦小明上海见面会实录)

    刚过去的周末在上海见了一百多个小伙伴,非常开心. 今天的推文,和大家分享上海见面会我的一些观点,及大家美美的照片(没有我,因为我靠才华,哈哈哈哈哈哈) 以下部分来自现场同学的笔记整理. 第一,如何更好 ...

  • 人与人的差距究竟是怎样拉开的?(秦小明北京见面会实录)

    题图:见面会现场,某同学在认真用手机记笔记 小明注:本文是10月27日"秦小明"北京读者分享会的主要内容,整理编辑由Xixi同学(题图即是)完成,以下内容未做删改. 特别鸣谢摄影师 ...

  • 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秦小明版:重庆亮了!东北无一进入前20!

    宋彪专门从重庆飞到深圳,说要和我讨论一下"SB以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灵魂话题.我们在酒店酣畅淋漓搞了五个钟头,结束的时候,宋彪说:明哥,咱们要不看看关注秦小明的人,各个城市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