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世中走来的他,终于见到了太平

结草为寮石作床,和云和月卷衣裳。

秋风华屋成尘土,却望青山是故乡。

——刘崧《见山中结草为舍者》

元朝至治元年,霸州、雷州、安陆等地大水,秦州山崩,被灾者不计其数;朔漠大风,羊马驼畜尽死。占据中原不过百年,大元已经显出颓势。

元朝的掘墓人之一、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就在此年出生。

刘崧也生在这一年。

上天从未偏爱他,一出生他就要面对异族的统治、动荡的政局、贫困的家境。家里勉强供他读书,冬天没钱买柴,他只能在天寒地冻里伏案抄书,直到双手皲裂。

努力加上才华,他渐渐出了名。至正十五年,他被举荐为龙溪书院山长。

他没有去。

如果去书院教书,多少能拿到些束脩贴补家里,他应当是很想去的。

但是那时,农民起义已遍布全国,天下大乱。

淮西流民望南徙,掠财昼入南山里。裹枪负挺八十人,拒敌乡民四人死。流民只说江西熟,得食仍嗔食无肉。扶伤救死官不闻,乡民还对流民哭。东家击豕西家牛,撤屋烧火当街头。自言性命如粪土,一死不异淮西州。乡民不怕逢豺虎,共承只怕流民怒。老翁夜出烧纸钱,祈神夜送流民去。从今莫愿多丰年,第一莫旱淮西田。流民不来贫亦好,鸡犬全家永相保。

——刘崧《南山谣》

要去书院供职,就要离开家乡。乱兵随时可能前来抢掠,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刘崧必须留下保护妻子和年幼的孩子。

他看见起义军乱杀百姓,也看见官军掳掠钱财。他见过采野菜充饥的百姓,也见过被挖开坟墓的白骨。作为一介书生,他只能用他仅有的笔墨,记下乱世的每一个细节,弥补史书上字里行间的空白。

采野菜,行且顾,野田雨深泥没路。稚男小女挈筐笼,清晨各向田中去。茫茫四野烟火绝,去年秋旱今年雪。草根冻死无寸青,却揽苦荄泪流血。水边蒲荇未作芽,甘荠出泥先放花。长条大叶瘦且老,得似家园菘韭好。枯肠暂满终易饥,酸苦螫人还自知。采野菜,行且哭,贫家食菜苦不足,寨军掠人还食肉。

——刘崧《采野菜》

在这样的世道,所有的雄心壮志都是奢侈,唯一重要的是家人的平安。刘崧带着全家到处迁徙,躲避战火,害怕孩子在混乱间走失,教孩子牢牢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姓名,还要记住籍贯和生日。

他一遍一遍教着年幼的儿女,希望即使有一天骨肉离散,他也能凭借这些线索找回孩子。

至正二十二年,他的二子一女先后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夭折。

如果孩子走失了,做父亲的虽说痛苦,多少还能抱着寻回的希望;但眼睁睁看着亲生骨肉接连在怀中停止呼吸,那时的刘崧绝望到什么程度,他人无法想象。

他甚至连哭都哭不出来。他自己也生着重病。

但他还要坚持下去,他还有妻子,还有别的孩子需要他照顾。

至正二十五年二月,听说家乡情况稍微好转,刘崧和妻子回到了已经一无所有的故居。

七月,多年患难与共的妻子陈氏去世,年三十九。

寒暑迭更代,昼夜苦环循。斯人赴冥漠,一往不可晨。依依抱恻怆,耿耿衔悲辛。褰帷怯孤影,入室惊凝尘。稚子啼不闻,亲戚至莫因。中庭掩徒旧,虚位设已新。念昔婚媾初,干戈日踆踆。荏苒弥一纪,伤哉仍食贫。昔归恒恨迟,兹感忧患臻。残月照我膝,凄风复伤神。彷徨见鸡犬,感叹动比邻。婉娈闺中秀,今为泉下人。鼎鼎百年内,谁为平生亲。如何西阡下,一夕生丛榛。

——刘崧《续悼亡篇》

贫困,离乱,疾病,这些刘崧都可以承受,他不能承受的是亲人一个接一个先他而去。然而生逢乱世,有同样遭遇的岂止他一人。他的遭遇不过是那个悲剧时代的一个缩影。

就在他几乎对人生失去希望时,朱元璋终于一统天下,建立大明。

从乱世中走来的刘崧终于见到了太平。

明  仇英  上林赋图局部

洪武三年,他应召为兵部职方司郎中,奉命征粮镇江。见到当地租税繁重,他力请朝廷减租。后来调任北平按察司副使,在当地招集流民,恢复农业生产。百姓敬重他,朝廷也信任他,仿佛是老天想要弥补他前半生的坎坷,他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

刘崧现在可以锦衣玉食了,但他依然过着和从前一样清苦的生活。一床被子盖了十年,直到被老鼠咬破才换了新的。旧被子扔了可惜,把被面布料裁剪裁剪,又给儿子做了件衣服。

他像是有意不让自己忘记苦难的过去。

他在吏部尚书任上致仕,朝廷爱惜他的才学,又让他担任国子司业。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即使生了病,依然勉强坐着给学生讲课。

病情日益加重,他很快卧床不起。同事来看他,问他有什么话想说。

刘崧说:“天子让我来教学生,指望我为国家培植人才,我却死得这么早!”

洪武十四年,刘崧病逝,年六十一。

当他来到人世,面对的是乱世的序章;当他告别人间,身后是数百年的太平与繁荣。

那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朝抱一印出,暮抱一印归。公家有严程,出入焉敢违。吏曹方劻勷,文牍正填委。力弱惊任隆,劳微愧恩私。

——刘崧《朝抱一印出》

作者:殊春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0)

相关推荐

  • 韩信幼年丧父,生活贫困,是如何在乱世长大成人的?

    刘邦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手下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也就是说刘邦认为在军事方面连自己都不是韩信的对手,可见韩信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可以算得上是军事奇才. 也 ...

  • 李自成在北京只做了42天皇帝,在这42天里,他都做了些什么?

    时代变了,大家评价事情的标准也会跟着变,成王败寇,义军也好,流寇也罢,说的本质上其实是一个人,一件事,我们只要弄懂了李自成,弄懂了李自成干的是,不管说他是义军,还是说他是流寇,你心里都会有一个自己笃信 ...

  • 第一话 北府成军(上)

    想要玩转中国,最好先了解中国的历史.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有一个环节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晋南北朝时期! 不过话说回来,想了解两晋南北朝,不容易! 为什么呢? 乱!忒乱了! 中国历 ...

  • 且将绣裙易战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将女兵

    乱世背景下,一批又一批的女性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战场,依靠自身在战场中的努力,留下了赫赫威名. 说起中国古代的女将,大家往往会想到<木兰辞>中替父从军的木兰,<说岳>里击鼓杀贼 ...

  • “谢得利房”终于在红红火火中走了!

    长街有幢"四檐齐"道地 宁海有名,宁海幸存 它的名字叫谢得利房 县文物办.长街镇政府说 再不抢救房子就塌了 但这需要居民的配合 怎么样的方式保存? 怎么样让祖宗安息 我们认为它能存 ...

  • 坚持在诗歌中走邪路

    浪子磨刀啸长夜,狂客扶剑舞秋月. 誓将再摇英雄旗,挥戈直上荡天阙. 妓女走出妓院 宿舍在校外 出门几步,有处妓院 与医务室隔墙毗连 今早去上课 见一妓女走出门来 她走得坦荡 走得面无表情 晨风拂着死兽 ...

  • 每天,给你祝福,祝你在绚丽的晨光中走好每一天,早安

    每天,给你祝福,祝你在绚丽的晨光中走好每一天,早安

  • 6首唐诗,看孟浩然从诗中走出的轨迹!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第一人,"兴象"创作的先行者,他的诗中充满了生活的美好怡然.千年过后,我们只能从他的文字中,体会当年的美好--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

  • 韶关云门山 || 汝城90人雨中走玻璃桥

    文|何优秀  图|许国云 林续文 郭应华 邓朝阳 小明                                  云门洞开起岫云,                               ...

  •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雨中走玻璃栈道!

    □▼●文|图何优秀   □▼●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引自蝶恋花    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玻璃桥的开放,不仅吸引着本地人蜂拥前往,在5.1节正式对外开放其间,也吸引着广大旅游爱好者呼朋唤友拖家 ...

  • 其实,胡歌演绎的李逍遥,完全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人

    今天我们来讲讲一位即使毁容了也依旧帅气的男演员吧,他就是胡歌.首先呢大多数人最开始认识他肯定也是因为剑仙吧.初看仙剑时,真的惊为天人,胡歌演绎的李逍遥完全是从书中走出来的一个人,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

  • “陆战之王”从硝烟中走来

    --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发展历程回眸(一) 陈 辉 编者按:坦克被世界军队公认为现代战争的"陆战之王",装甲兵是以坦克为主体,以装甲车.步战车.自行火炮为基本装备,具有较强的机动力.突 ...

  • 鼎然开示:从黑暗中走出来

    不知不明就是黑暗,不知什么?不明什么?不知自己不明自心.不明无常不知是苦.不知轮回不明恶报悉皆黑暗.人处在黑暗当中十分脆弱也十分恐慌,因为心不亮人就恐惧和胆怯.譬如:我们时常处在欲望之间就像深陷在涡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