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建筑-龙岩:永定土楼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定客家土楼有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群、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建筑艺术瑰宝。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永定客家土楼作为古老建筑系列之一,设计理念中贯穿的正是的"八卦学说"。

永定县境内现存23000多座土楼,其中有代表性的2800多座,占福建土楼的70%,建于清朝以前的有8000多座。它产生于公元8世纪(唐朝)以前,公元13世纪(元代)以后已相当普遍,公元14世纪(明代)以后进入成熟期。现存最古老的土楼馥馨楼,建于公元769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2002年"永定客家土楼之旅"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和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2007年永定客家土楼之旅入围"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称号;2008年初,永定客家土楼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名片"之一。

2008年7月7日,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力和典型代表的福建土楼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永定

福建省永定县位于闽西的龙岩地区,这里分布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它们被统称为“永定客家土楼”。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永定全县有圆楼360余座,方楼4000余座,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土楼历史

福建客家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土楼布局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

土楼结构有许多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内部有上、中、下三堂沿中心轴线纵深排列的三堂制,在这样的土楼内,一般下堂为出入口,放在最前边;中堂居于中心,是家族聚会、迎宾待客的地方;上堂居于最里边,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除了结构上的独特外,土楼内部窗台、门廊、檐角等也极尽华丽精巧,实为中国民居建筑中的奇葩。

高北土楼群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全村几十座土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建于明代的无石基的五云楼诉说着土楼悠久的历史,雅致的侨福楼展示了旅居海外拳拳赤子爱国爱乡的诚挚情怀。村内的“圆楼之王”——承启楼是最著名的土楼。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永定客家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北土楼群是其中之一。

洪坑土楼群

洪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永定县湖坑镇东北面的洪坑村。13世纪(宋末元初)林氏在此开基,2000年有638户2310人居住在该土楼群内。林氏先人在此开基时所建方形土楼崇裕楼、南昌楼已坍塌。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峰盛楼、永源楼等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有福裕楼、奎聚楼、阳临楼、中柱楼等33座。土楼造型主要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五凤楼、半月形及其变异形式。此外还有以生土建造的天后宫、日新学堂、林氏宗祠、关帝庙等。奎聚楼、福裕楼、如升楼、振成楼为该土楼群的杰出代表,其中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于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初溪土楼群

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它们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呈现出极高的美学艺术价值。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朝永乐17年(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是客家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其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非常合理,令人称奇。

传奇笑话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西方国家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大为紧张,并派间碟过来刺探虚实。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智慧结晶

永定土楼建筑闪耀着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防御多种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凉。它的结构还体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团结友爱传统。试想几百人在同一幢大屋内朝夕相处,和睦共居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客家人淳朴敦厚的秉性于此也可见一斑。一进入土楼,你立即就能感觉到那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温和的气氛。

中国“永定客家土楼”于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土楼作用

土楼属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堪称民居之最。在我们参观的土楼中最普通的圆楼,其直径大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风情。

从历史学及建筑学的研究来看,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同一个祖先的子孙们在一幢土楼里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共存共荣,共亡共辱。所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0)

相关推荐

  • 福建古镇(2)——永定土楼

        有人说,去福建旅行,如果你只有一个选择,那一定是去看土楼.     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村民居建筑.     土楼群如繁星般密布于闽西南的群山之中.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

  • 194 福建-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土楼,其中以龙岩永定.漳州南靖的土楼最为有名.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共存8000余座,规模之大,造型之美,既实用,又有特色.中国客家民居建筑" ...

  • 福建永定土楼

    福建土楼是以土.木.石.竹为主要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主要指客家土楼和闽南土楼,其产 ...

  • 福建龙岩 —— 永定客家土楼全攻略

    也许生活中最好的状态就是: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从塞纳河到翡冷翠> "福建土楼" 产生于宋元时期,主要分布在福 ...

  • 【江西老建筑-茨坪:革命旧址群】

    茨坪革命旧居旧址群位于茨坪东山脚下,是一处青瓦黄墙的"干打垒"建筑群.陈列开放的革命旧址共有七处: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四军军部旧址.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旧址.军官教导队旧址.新遂边陲特 ...

  • 【辽宁老建筑-法库:叶茂台辽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叶茂台辽墓 全国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叶茂台村 辽代古墓群坐落在沈阳市法库县叶茂台镇的圣迹山上.

  • 上海老建筑:新旧影册(第四集)

    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麥根路288號,近麥特赫司脫路,該處後來先為人力車夫互助會西區會所,再易為總會所. 如今,康定東路28號,靜安區少年兒童圖書館.建築外觀保留尚好,右側塔樓上部有較大變化. 衛樂精舍 ...

  • 【游在渝中】老建筑唤醒旧时光

    有人说 渝中半岛很小 一转身就和它擦肩而过 也有人说 渝中半岛很大 千姿百态 包罗万象 从巴县衙门到抗战陪都 "母城"渝中积淀了浓厚的历史文化 在这里 你经常会邂逅一些 让人眼前一 ...

  • 一组新旧影册,带你回眸上海老建筑(作者:唐超)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一组新旧影册 带你回眸 上海老建筑 唐超 上海,因众多风格各异的老建筑而彰显魅力.在城 ...

  • 上海这12个古董级的老建筑,背后还有骨灰级的老故事哟~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如果给上海的建筑做个编年史,又要大大满足上海人的自豪感啦!看看遍地的摩天大楼,都长一个 ...

  • 手绘青岛老建筑,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在手绘中感受青岛建筑之美 如果你也期待用画画记录生活, 提高艺术修养, 欢迎扫码进入超级会员咨询群!

  • 上联“鼠无大小皆称老”,难倒一群才子,纪晓岚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有很多朋友都喜欢中国的对联,因为其短小精悍,又言简意赅,里面暗含着很多语法和规则,仔细品读确实是如沐春风.想要对好一副对联,有的人说很简单,"天"对"地".&q ...

  • 凝固的悠悠岁月,深藏在那些上海历史老建筑的别样风姿里!

    8 在上海南京东路口,屹立着两幢气势磅礴的大楼,这就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上海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由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