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孔林(下)
瞻仰孔林(下)


望着这堆硕大的土坟,想着这样一个影响了人类两千年的思想家就这样静静地沉睡在这片黄土之下,我竟然与其数尺相隔!
但这个思想家虽然被埋葬于黄土之下近三千年,却仍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亘古地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而坟墓前的我等却只会像一片叶子一样转瞬而成粪土!
孔子一生,都在向我们灌输和宣扬人类的等级文明。什么叫等级?我看这就是等级。他死后,不仅子贡心甘情愿为他庐墓6个春秋,其沉睡数千年之后,他仍然还要每一个来到他跟前的人,兴高采烈地为其贡献旅游门票的银子!你说,人和人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这是孔子之子泗水侯墓,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历史上孔鲤几乎没一点成就,但他说的一句看似最平淡的话,却成了历史经典。这就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孔伋说的那句,著名的“你父不如我父,你儿不如我儿”这句千古名言。为了尊敬他,当地人吃鲤鱼不能说鲤鱼,是说吃“红鱼”。

这是孔子之孙沂国述圣公墓,孔子的孙子孔伋(前483--前402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孔子死后,孔伋拜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为师。曾子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曾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也是以曾子的讲义为蓝本,由他的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伋潜心研究孔子学说,著成《中庸》。孔伋的学生又把孔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此“四书”,则最终成为中华儒学经典。由此可见,孔伋是儒家思想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孔子、孔鲤、孔伋三墓,成三角之势,此种特殊墓穴布局,称之为“携子抱孙”之意。

在孔林楷亭北、孔子墓道东侧的高台上,南北整齐排列着3个古亭,它们分别是宋真宗祭孔驻跸亭、康熙祭孔驻跸亭、乾隆祭孔驻跸亭。驻跸亭,是纪念帝王来孔林祭祀孔子的建筑,称为“驻跸亭”。“跸”是帝王出行的车驾,此三亭即帝王祭祀驻车之处。
亭内有当时的石碑,亭为四柱方形,均建于清代。最南为乾隆帝驻跸亭,建于四层台阶之上,黄琉璃瓦,南面设门,北面为墙,东、西两面设隔窗。乾隆曾9次来曲阜,多次亲至孔子墓祭祀,并行一跪三叩礼。据说,他每次来孔林均在此休息。

这是“子贡手植楷”,孔子死后, 唯其弟子子贡未能及时从南方赶回为老师下葬,子贡回来后为纪念老师亲手栽种楷树而哭。此树两千多年后,被雷火击中树心而死,但后人却保存了这个干枯的树墩。
我们看到,这个“植”字竟然少一横。据导游说,孔子弟子有3000,而子贡一人就相当于1000人,而那一横就是人1000,可见子贡的地位。
后人为纪念子贡的孝道,立了“子贡流泪碑”。此碑常年触感潮湿,阴天时碑上会有水珠渗出,上面有参天大树隐约可见。

“断碑深树里,无路可寻看”。孔林内处处寂静而肃然,柏桧枝繁叶茂,树木阴翳。在万木掩映的孔林中,碑石亦如林,石仪亦成群,除一些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外,林内还有李东阳、严嵩、翁方钢、何绍基、康有为等明清书法名家亲笔题写的墓碑。故而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堪称书法艺术的宝库。
此次瞻仰孔林,竟然还知道了孔林中埋葬的孔氏子孙中,有著名的三岁让梨的孔融,还有著名的戏曲文学作者孔尚任,他们的墓地也在孔林。
孔尚任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1699年,其创作的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

最喜欢郭沫若游罢孔林写的一首诗:
古柏森森聚虬龙,
石麟含笑坐春风。
祖孙三代封三垅,
洙泗同源水一泓。
遗爱在人存槁楷,
后雕垂世仰苍松。
史迁自叹低回久,
我亦逢人问泮宫。(泮宫pàngōng,古代的学校。)(完)
于2010年6月28日。
作者:李凤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