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0228

这是如今摆放在家中的“旺财”与俯视图。旺财一侧是空调柜机,宽度大小可见一斑。
2007年夏请进的门,时价一斤三百。
感谢上家,福建仙游坝下紫泽村人。
这颗紫檀,大概一百三十多斤,没量过,上家怎么说,俺就怎么听。习惯成自然,抓大放小,不斤斤计较。
当时一见就喜欢,这么宽的紫檀不多见,上家当时的原话是:“这可以做独板的太空椅”。
至今还拿上家的家具思维打趣:“你们就知道下刀,糟蹋东西”。
相处久了,原本老实巴交的农民慢慢嘴贫了:“不做太空椅也可以,中间对过切开,做两件茶盘”。
后来,茶盘说一语成谶,自是后话。
这件“旺财”,别称“火腿”,是在下的“灵机一动”,不仅造型酷似,而且“火腿”的低端还真的有一个“臼”,即方便拖拉而用刀斧砍成的一圈“槽”。
早些年所见的紫檀,绝大部分是“砍伐”而非“锯伐”,所以端面参差。按照上家的说法,这些劳什子多半是深山老林里的“盗伐”,只能“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所以因陋就简,而且为了方便运输,往往是套上一截绳子,人拉牛曳,所以太过长大的植株根本没办法考虑。即便有一身“牛力”,深山老林里无路可行,能拉拉扯扯的,也就百多斤。
然后,从印度到东土,还没办法走正儿八经的海关。
印度那边不是给钱就放行,紫檀的出口数量有国家额度限制,毕竟名列联合国濒危植物目录,政府名义上需要严加保护。
所以来路不正的盗伐货有时候不得不翻山越岭,以及泅渡。
当然这些辛苦活儿都是当地人自告奋勇,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一路逶迤进了东土之后,穿州过省的地面上还有少不了的孝敬,穿制服的,穿便服的,要脸面的,没脸面的,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各自参悟。
所以印度当地的价格与天朝的现货价格相去甚远。
应了句老话:人离乡贱,物离乡贵。
老话也有说:出处不如聚处。
紫檀的出处在印度,那些攀亲带故的缅甸也好,尼泊尔也好,马达加斯加也好,科特迪瓦也好,在红木国标面前通通算不得数。至于有说中国也出紫檀的,姑妄听之。虽然从来没人靠谱地见识过。
终归是本乡本土,亲亲互隐,老夫子的教导。
聚处么,现如今大概仙游坝下认了第二,这世上也就没第一了。
所以也就是十年不过的光景,原本天潢贵胄的紫檀,在穷乡僻壤的福建仙游竟然一时间随处可见,车载斗量。于是见多识广,如何分辨紫檀,在那些洗脚上田的农家子弟眼里根本是稀松平常。。。。。。
时过境迁,如今说来大概也无妨了,曾几何时,在堆积如山的原木丛里挑拣货真价实的紫檀,端头不参差不齐的通通被枪毙。。。。。。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从前。
如今不好说。
男不挡人财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