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美味食材来调理身体出现的不适?学好这个,你也可以变身为家里的中医大厨!

本  期  导  读

学好辅行诀,上可治病救人,下可入厨调味。

《辅行诀》是何方神圣,

居然让这么多大咖为它点赞?

罗大伦先生评价《辅行诀》:「让我们看到了张仲景经方之前的事」,「看完《辅行诀》就会知道中医文化有多灿烂了。」
当年因《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节目,接引太多人走进中医的徐文兵老师称《辅行诀》为「中医正根!」
当年,他就是从《伤寒》读到《辅行诀》后,终于对中医有了更高的感悟,上了一个台阶。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家喻户晓的,《辅行诀》与《伤寒论》齐名,均出自同一祖本《汤液经法》。

但《辅行诀》最大的优点就是:保持了这个祖本《汤液经法》的原汁原味。
伤寒论中的很多汤方,均脱胎于《辅行决》的汤方结构。《辅行决》中的阳旦、阴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小诸汤,蕴含着清晰朴素的五脏五味补泄原理,且在比较严格的味数、份量、煎煮法、服法等规定下完成组方。
所以无论是想踏进中医门,还是要提高临床疗效进阶《伤寒论》,《辅行诀》都是你的必经之路。
此时,楼上的中医师,资深中医爱好者,已经气血沸腾;楼下吃瓜群众中医小白开始泼水了:「小样儿,你这么高大上,又有家喻户晓的《伤寒》兄为你撑腰, 还能和俺们这些小白搭上啥子关系吗?」

仲景为何尚方术?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写道:「余宿尚方术。」方,指方技;术,指术数,这两者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两套体系。
术数体系内容众多,占星、风水、八字、玄空飞星、紫微斗数、奇门遁甲、梅花易数、大小六壬等等,每一门都非常烧脑。
而入了中医方技的坑之后,学起来同样是眼花缭乱。从上古至今,或深或浅各种医术,大大小小各种门派,历代流传的各种方剂,阴阳五行六经八纲各种辨证,常常令人无所适从。

温病、伤寒、辅行诀三分中医天下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信息量太多太杂时,要通过「分数」的方法来归类管理。所谓「分数」体现在中医上,有三大体系:
「四」的体系:温病体系,为卫气营血辨证。
「五」的体系:五行体系,为五脏辨证。
「六」的体系:六经体系,为六经辨证。
温病体系,有《温病条辨》、《温热论》、《温热经纬》等著作;六经体系,有千古名著《伤寒杂病论》以及后世无数的研究书籍;而五行体系,却有,且仅有《辅行诀》一本专门论述的书!这本书,古代的医家都没能看到,直至1918年在敦煌出现,所以是我们现代中医人的福利,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辅行诀》作为中医世界相对独立的一套体系,学习起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整个体系以五行为基础,只要对五行生克有基本了解,就可以跟随老师的引导逐渐深入学习掌握。

《辅行诀》与《伤寒论》同宗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家喻户晓的,《辅行诀》与《伤寒论》齐名,均出自同一祖本《汤液经法》。
但《辅行诀》最大的优点就是:保持了这个祖本《汤液经法》的原汁原味。
伤寒论中的很多汤方,均脱胎于《辅行决》的汤方结构。《辅行决》中的阳旦、阴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小诸汤,蕴含着清晰朴素的五脏五味补泄原理,且在比较严格的味数、份量、煎煮法、服法等规定下完成组方。
所以无论是想踏进中医门,还是要提高《伤寒论》在临床运用中的疗效,《辅行诀》都是您的必经之路。
《辅行诀五脏法用药法药》是一部总结《汤液经法》辨五脏病证组方用药规律的书籍。
它承袭《内经》、《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的》的学术内容,发挥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五行五味学说中,引进当时思想界的体用思辨方法,同时又增入「化」的概念,达到了与阴阳学说的有机融合。
使基础理论的脏象、经络、诊断与处方学完全统一,规范了经方组织制度,并使之成为一个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
了解该书这些学术特点,对认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价值,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道家的养生观和体用观

该书是修道的辅行之作,其目的是欲使学道者「脏气平和」,否则「五精不续,真一难存,元景不入耳」。观该书五脏补泻方例前小序中此意,可知该书之宗旨是「守真一」。
「守真一」是道家修炼方法。
「守」是保守之义,「真一」即一元之气。
《太平经》说「一者,元气之始也」;「一者」,「其元气沌沌之时也」;「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
「真一」即是先天元气。此气得之先天,为五脏精气的综合。人之生命,要靠五脏精气的和合接续而维持,否则,先天之元气不能固存而病生于内,延年益寿就无从谈起。
因此道家的养生方法就是通过「守真一」,以固守元气,使五脏精气和合,一元之气得到接续而疾病不生。
立足于「守真一」这一出发点,进行五脏之气的调节,使之和平、接续而长存,是设方养生的前提,而陶氏的五行体用划分,是被调节之脏气的两个方面。
调节脏气,就是调节脏的形质和功用之间的失衡。
根据《内经.脏气法时论》天人合一思想,陶氏认为五脏之所「欲」即是功用,如肝之所欲为「散」。
此「散」即肝的疏散、条达、宣畅作用,这方面称之为「用」;能够发生这些作用的物质基础,即脏之体。
仍以肝为例,则肝所藏之血,所主之筋,所舍之魂等为肝之「体」,「体」的状态决定着「用」的情况,对「用」有制约、调节作用。
另一方面,脏气的作用发挥,必然耗损其物质基础,因此脏之用的情况也影响着质体的状态,对「体」有调节和制约的作用。
脏的体用的相互调节和制约,维持着脏气的正常活动,这种正常的活动就是脏的气化,五脏气化的过程即是体用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体和用都会发生变化,随着时间的进展,不断地化生出新的功用和物质,这种新的功用和物质,陶氏称为化。
化是五脏气化的活动的结果,已不具原五脏的性质和作用。属原五脏的子系统,即原五脏的崭新状态。
五脏的子系统又构成了新的五脏气化,如此进展式的变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表现,一旦五脏的气化活动停止,人体生命亦随之结束。
如此看来,五脏的体和用,是五脏各自相互对立制约,又互相依存和平衡的两个方面。具备阴阳关系的特点,可以称作是一对阴阳。
从该书《汤液经法用药图表》下「阳进为补数为七,阴退为泻其数六」的说明,完全与五脏补泻方例的五行体用味数相符,可以说明体用即该处所指之阴阳。

学好《辅行诀》

上可治病救人,

下可入厨调味

倪海厦老师曾言:「一个好中医,一定会做好菜」。
为何厨子做菜和中医看诊扯到一起,当然是因为「气、味」。
上等药,味重气轻,气轻则寒热差距小,吸收地气较多,其性静,利于调养人的有形身体。
中等药,气重味轻,气大则寒热差距大,吸收天气较多,其性动,利于调养人的无形之气。
下等药,气味俱重,偏性太大,其性动而剧,甚者偏性过大而有毒,因此可以用来治病。
而《辅行诀》恰恰是记载了以五味五行组方这门中医核心学问。
比如小补肝汤,辛酸化甘,一共四味药,桂枝,干姜,五味子和山药。为什么是二辛一酸一甘这四个味道?!
这里就隐藏着《辅行诀》的规律,一旦掌握了这种规律,随时可以把小补肝汤运用到生活中去。举一个超级常见的例子:
做鱼的时候,放些葱、蒜炝锅,再少加点醋,味道会很鲜美。这就是《辅行诀》小补肝汤巧妙的运用。但99%的人只知道这样好吃,不知其中道理。
所以说,我们学好《辅行诀》,就可以掌握一家人的健康。季节变化、加班熬夜、老人小孩体质差......都可以轻松用美味食材预防身体出现不适,在不知不觉中给家人一个健康的身体。
日后食物里的阴阳平衡,寒热属性,气味轻重,由你做主,可想而知,你的家庭地位会有多高。
《辅行诀》里还有着更多的法诀和秘密,只运用到食疗,那就太低估它了。

五一假期

学习《辅行诀》,游玩龙虎山

五一假期,我们特邀正安明师范英志老师,带我们一起习道家经典《辅行诀》,游道教名山【龙虎山】,为我们的身心充电,度过一个别样的五一假期。

五月的鹰潭龙虎山,绵厚的青草铺天盖地,青翠葱茏在山石间蔓延,生机勃勃。春风拂面,眼前的翠绿也涌现出一道道波纹,十分悦目舒心。

龙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除了人文特色外,龙虎山还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整个景区面积220平方公里,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以丹霞绝美,道宗绝圣,古越绝唱,阴阳绝妙享誉海内外。

上课在山间,吃饭在山间,宿在山间,行走在山间。到大自然里,离开城市喧嚣,放下俗事烦扰,放空身心,专心学习。

入住的山庄,隐于排衙峰山林,远离尘嚣,宛如桃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