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0,筑梦2021 || 作者 贠守勤

一、2020年完成的文稿总量
2020年,我共计完成文稿290篇(首、副),发表114篇,涉及教育的文稿75篇,发表25篇。完成《新添堡乡民族团结展览》《马忠仁家史》《会宁体育志》《胡麻的内在价值和文化底蕴》《新添堡乡移民史、文明史研究》《新添堡民族团结展览方案》等史志书稿(文章)6部,总字数48.72万字,完成《会宁教育精神》书稿修改11万多字。完成《岂曰无衣,与子同裳》958行长诗9859字。完成《印象新添堡》书稿7.2728万字。完成书稿字数合计12万字。2020年,完成总撰稿字数近60万字。
2020年,完成县电视台《抗美援朝》《海原大地震》等短视频采访三集,完成《古今会宁》之《会宁史前文明之光——齐家文化》《西兰大道通会宁》两集,完成《甘肃精神·甘肃故事》之《会宁教育精神》5集。
2020年,完成撰写诗词对联205首(副)。我撰写诗词一般都是在旅行途中,一般都是边走边吟,很少坐在房子里写诗。
2020年,为王东良先生修改《会州博物馆戏曲文化展览》前言后记,修改《中国共产党展览》前言后记和申请报告、展览大纲,修改《关于进一步建设郭城驿镇王家文化大院和红堡子村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的申请报告》,修改王东良党课讲稿等,总计3.4万多字。
实地考察:2020年4月14日,我和新添堡乡领导一行考察了靖远县红嘴村民族团结及其展览馆。2020年5月20日,我和市博物馆同仁一行考察了景泰县尾泉沟和黄崖沟岩画2处岩画,考察了西番窑;5月25日,我和市博物馆同仁一行考察了靖远岩画,其中大兵道岩画3处,吴家川陈家沟1处和山水沟岩画1处,共考察了5处岩画。2020年11月27日,考察了白银中心。

二、回顾2020年我对家乡的宣传
(一)国家层面
1. 我的《中国地名大会·我所知道的地名故事》征文《会宁县名——一个演绎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传奇》一文获得了民政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奖励。
2. 2020年1月22日,我为全国九省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之甘肃会宁拟就了“传承黄河文明、弘扬会师文化、创造时代辉煌,60万会宁儿女义不容辞、慨当以慷!”的金句,春节期间,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宝藏》新春特别节目《“黄河之水天上来”国宝音乐会》上隆重推出。
(二)省级层面
1. 2020年1月29日、1月31日、2月2日,白银市老干局微信群分别刊发了我的《致江城》《望逝川》和《赋两山》抗“疫”诗三首。2月22日,刊发了我的抗“疫”长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全文。
2. 2020年2月25日,甘肃省老干局微信群[齐心战“疫”]刊发了我的《赋两山》诗。3月1日,又刊发了《大武汉》诗一首。这些在省、市老干局微信群上发表的诗文代表的都是会宁,在全省是不多见的,可以说为会宁老干部争了光。
3. 2020年6月30日,2020年《人文白银》杂志第2期,刊发我的《古桥之乡——会宁》一文。《人文白银》杂志可以直接送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办公桌上。
4. 2020年9月,应省农科院的请求,完成了约6万字的《会宁胡麻》一书,全面论述了会宁胡麻的价值、品牌等,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关于胡麻的文史资料。
5. 2020年11月26日,完成甘肃广播电视大学资源中心与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办合作的甘肃地方特色文化视频公开课“甘肃精神·甘肃故事”中的“会宁教育精神”5集电视片录制工作, 电视片制作完成后将挂接放在甘肃省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平台播放。这次公开课,主讲人包括盛彤笙院士、任继周院士,我国著名楚辞学家赵逵夫先生,还有著名雕塑家何鄂女士、兰州财经大学高启安教授、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克非教授等,本人有幸参加主讲,屡次将会宁教育精神和莫高精神、铁人精神、甘肃精神、兰大精神等一起并列推向全省、稳居榜单!
6. 2020年12月14日,完成了由省委党史办主持、省委党校教授指导修改的《会宁教育精神》一书最后一次修改,将会宁教育精神和甘肃精神、莫高精神、铁人精神、西路军精神、兰大精神、会师精神、庄浪梯田精神、八步沙精神、南梁精神等并列为“甘肃十大精神”。
(三)市级层面
1. 2020年5月13日,白银新闻头条《重磅·白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颜值陡增》一文,以“白银市资深历史地理研究者贠守勤”的称谓,大篇幅刊登了我的关于白银市“‘北御风沙,南保水土,中建绿洲’的林草总体发展思路”观点,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阅读量1万人次以上,这是很少见的。
2. 2020年11月30日,《白银晚报》记者郭尚林以《贠守勤:抢抓机遇建设全国教育名县》为标题做了报道。
3. 2020年12月17日,《白银晚报》(城市纪事)以《海原大地震:白银市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时刻!》全文刊出,阅读量很大。2020年12月18日,《白银文学》将《海原大地震:白银市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时刻!》原文刊出。
4. 作为嘉宾,我参与拍摄了白银电视台《文化白银》栏目之《陇上名人范振绪》《解读张云锦十二条屏》《白银彩陶》和《纸中繁花(会宁剪纸)》《[非遗展播]丝绸之路上的文化白银——会宁剪纸(选用<纸中繁花>资料重新编辑整理)》等五集电视专题片,有力的宣传了会宁。

(四)县级层面
第一个报道了抗美援朝,第一个报道了会宁、白银的海原大地震。帮助新添堡乡完成了民族团结展览等,文章总量一百多篇。配合县电视台完成《抗美援朝》《海原大地震》等三集短视频。其中《海原大地震一百周年祭——兼记甄家铺消失和青江驿起名一百周年》阅读量达到1.4万人以上。
2020年,我作为嘉宾参与拍摄播出了《古今会宁》之《会宁史前文明之光——齐家文化》和《西兰大道通会宁》两集。
比较感兴趣的还有:
2020年5月,我按《联律通则》创作完成了824字的会师楼长联,尽管水平有限,但这副对联是甘肃自古以来最长的对联,我估计也是全国红色文化宣传中最长的对联。
2020年6月,完成了约5千字的《白银岩画》一文,我亲自参与了景泰中泉、芦阳两处和靖远大兵道、陈家沟、山水沟等五处考察,深入研究、全面阐释了白银岩画的来龙去脉,弥补了白银岩画研究的空白。
总体上,应一些部门单位的邀请和经过我个人的不断努力,在省、市、县三个层面上对家乡作了一些宣传,特别在省、市层面的宣传,极大地提升和弘扬了家乡的经济社会建设和文化教育等,特别在普及文史知识和会宁文旅资源开发与建设方面,提供了很多信息资料。
三、2020年获得的奖项
2020年幸获两项大奖:
第一项:2020年9月,获得国民政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地名大会·我所知道的地名故事》征集《会宁县名——一个演绎了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传奇》二等奖
第二项:2020年11月13日,又获得了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2019年度宣传文化特别奖”重大奖项。“特别奖”共两项,一项是县委宣传部和会师旧址管委会共同获得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及总结活动,一项是我个人获得的“2019年·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文章和著述。


2017年以来,我连续四年年年有奖。
2021年就要到了,完善自我,以文筑梦将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