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签到运营工具公司于2014年7月推出用户运营SaaS服务,通过近5年的免费模式的发展,累计服务超过16,000家客户,并且在2018年4月开始探索商业化。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8年12月中国日活跃用户数排名前100名的移动App中,有53.0%的移动App使用兑吧的用户运营SaaS平台,覆盖广泛行业,包括许多类别的头部App,如社交网络类、视频平台类、电商平台类、阅读App和实用工具App。换言之,如果不考虑未来商业化顺利与否,就第三方用户运营赛道,以公司的市占率,已经是寡头。那为什么市场不认?第一,公司营收绝对值太小,即使是2019年也仅有3365万人民币,基本就是初创SaaS企业的水平。同时,2B不比2C,2C可以用免费策略玩“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套路,但2B基本不行,需要靠实打实的产品力去赢得客户认可。所以,即使公司先前积累了不俗的客户数量,但并不等同于其产品力。第二,包括投资者在内的C端用户难以感受公司提供的服务价值。公司不像微盟、有赞,一是股东阵容不够强大,既没有腾讯,也没有高瓴或者GIC等一级大咖;二是投资者即使没有接触到其产品,但因为「小程序」的因素,也很够有个大概或者模糊的认知,更别谈「私域流量」等性感概念。从产品架构上,兑吧实际上更像声网Agora,没有自身的APP或者程序,而是通过提供API接口给下游APP实现自身价值,也就是说C端用户从体验上,很难知道其接触的是兑吧提供的产品。所以,从这个角度,兑吧更偏向PaaS层。但事实上,就先前数据,2018年12月中国日活跃用户数排名前100名的移动App中,有53.0%的移动App使用兑吧的用户运营SaaS平台。另外,饿了吗、爱奇艺、小米生活等一线厂商也都是公司客户。第三,高收费,“低”门槛,客户数量太少。根据公司路演数据,公司SaaS标准版产品收费有两个档次,分别是56,800和126,800人民币,远高于有赞、微盟,跟金蝶的星空价格相似。如果叠加定制化服务,公司银行类客户单价甚至可以过百万。但C端体验,签到、积分商城、活动工具等并没有吊炸天的视觉冲击或者用户心智。也就是说,性价比“不高”。但这显然又是一个感性的认知定义,2B产品“看不懂”是常态。对于C端体验,「简约而不简单」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例如Google的搜索界面、Tesla Model 3的仪表盘,但C端用户往往把简约认为是简单。事实上,“简单”的背后都是无数的案例积累、用户体验调研和数据沉淀,才能够在「恰当的时刻」满足或激活用户「恰当的需求」。对于B端,这个年费价格在一线或准一线城市连一个新手程序员的工资都不够,如果自研,基本上需要1个产品经理、2个前端、2个后台,时长1-2个月跑不了,综合成本至少打底50万,而且不保证能够做到预期效果。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兑吧已经共设计14,000多个广告活动,当中大多数为市场上同类的首款产品。所以,兑吧有足够多的方案和参考案例供客户选择,和预算优势。客户数量上,参考美股市场,低绝对值仅是一个角度,公司价值还需要结合客户单价、公司cross sell和up sell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