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讲《伤寒论》概论
相关推荐
-
我学《胡希恕伤寒论讲稿》——引言
原文如下: "历来对<伤寒论>的看法,有的就说这个书是圣贤留下的,张仲景也算医圣了嘛,这是一种看法,就是所谓的古典经文:又有一种看法,说这个书叫<伤寒论> ...
-
【黄帝内经】夜话中医门派之一经方派
讲阴阳,论五行,说世间百病.听得懂,学得会,建立中医思维,且听汶东讲述<黄帝内经>.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的门派,有朋友一听中医居然还有门派,就感觉很奇怪了.其实所谓门派 ...
-
《伤寒杂病论》古今谈
2008-12-09 中国传统医学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她都在为人类的健康与繁衍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东汉时期成书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标志着中国医学临床理论体 ...
-
《胡希恕讲伤寒论》 六经辨证观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 ...
-
《胡希恕讲伤寒论》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 ...
-
胡希恕讲伤寒论 方证辨证论1
这就是我研究这个伤寒论呀,伤寒论它是,张仲景他这个辨证的体系呀就我写那引言,他是讲六经八纲,最后辨方证.这个方证在张仲景这个辨证呀就是一个最重要,最具体,最末的这么一个阶段.那么解释这个方证,方证是这 ...
-
胡希恕讲伤寒论之缺失条文
<伤寒论>缺失条文注释 摘自<胡希恕越辨越明释伤寒> 阳明篇缺失诸条 第231条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5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5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3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这是一节,这一大条分成三节.头一节,他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2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2条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这段和 21 条应该是一段,这个书搁成两段了.成无己本为一段,他说"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1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这个脉促,这个各家的注解我认为都有问题,都根据王叔和的说法,说是"数中一止,谓之促脉&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0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20条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个与"桂枝本为解肌"那节正是相反的,那 ...
-
胡希恕讲伤寒论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19条
胡希恕讲伤寒论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这是警戒.里热吃桂枝汤,一定吐.这个发汗啊,伤津液,里热反倒更助热.你们看这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