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后,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为啥选择束手就擒?
相关推荐
-
司马师死后,曹髦耍了个小心眼,司马昭率兵回京,曹髦才慌了
嫡长子的作用很关键,尤其是在东汉晚期这种讲究门第出身的时代,嫡长子就是一个家族的家长,都是需要重点培养的.无论是承袭祖上的爵位,还是出仕之后的升迁,基本上都要动用全部的家族社会资源去重点培养,只有他成 ...
-
司马懿篡魏不能怪诸葛亮北伐,要怪曹操子孙无能
诸葛亮六出祁山,但前三次都是主要和曹真对阵,和司马懿真正的正面对峙,主要是第六次北伐,也就是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星落五丈原那次.其它时间,司马懿都在做别的事,包括擒斩孟达,在东线对抗东吴等等. 司马 ...
-
淮南为何总是叛乱?司马氏两位掌门人都因平叛挂了,只因根基太浅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著名的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把控朝野,举国上下,噤若寒蝉,无人不对司马家族侧目而视.但司马家族的崛起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静的江面下暗潮涌动.一将功成万骨枯,其中最为著名的反 ...
-
司马师为什么非要杀这个曹魏“红二代”?
夏侯玄是曹魏征南将军夏侯尚的儿子. 夏侯尚是夏侯渊的侄儿,年龄应该和曹丕相仿.曹丕生于公元187年,司马懿生于公元179年,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大体上都可以算是同一辈人.所以,夏侯尚从小就和曹丕交 ...
-
夏侯霸为何背叛曹魏,投靠蜀汉,难道他忘记杀父之仇了吗?
东汉末年,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强大的诸侯,自然离不开众多宗室将领的支持.其中,就夏侯渊来说,就为曹魏的立下赫赫战功.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渊以别部司马.骑都尉职追随曹操.早在 ...
-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为何却不战而降?
在曹爽和司马懿争权时,夏侯玄是大将军曹爽的表弟,深得曹爽信任,所以被重用外放,放在关中总督雍凉兵马,其实就是去夺司马懿的兵权.司马懿发动高陵之变以后,自然第一件事就是清洗曹爽的亲信,夏侯玄不仅是曹爽的 ...
-
三国:高平陵政变后,司马懿判曹爽“夷三族”,为何却没能做到?
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正月,装病行韬光养晦之策的司马懿借大将军曹爽携带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之机,发动政变,一举掌控帝都,且在他的威逼之下,曹爽主动放弃权力,由司马氏接管了曹魏的 ...
-
窦建德:隋末出身最低的枭雄,手握十万大军,为何会败给李世民?
原创2021-09-07 21:10·深蓝妖火 公元621年,七月,长安. 当窦建德被五花大绑,推到长安街头的时候,目之所及,周围是一片黑压压的前来围观的唐朝百姓.然后,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窦建德就此 ...
-
刘琮为什么要把荆州让给曹操?刘琮手握十万大军却主动投降
其实多少能在刘琮身上看到刘禅的影子,为什么刘家二代都如此懦弱呢?当时刘琮手握十万大军,竟然主动把占地面积最大之一的荆州拱手让给曹操,还差点害死了刘备,要是他父亲还在的 ...
-
司马懿高平陵政变成功后,跟随他起事的三千死士结局如何,去哪了
先说说三千死士哪来的,才能知道三千死士去了哪里. 根据史书的记载,这三千死士是司马师负责的,平常散落在人间,有事时才聚在一起,这很有点像某个神秘的组织,平常大隐,隐于市,紧要关头,全部出来集合,然后一 ...
-
高平陵政变时曹爽为何痛快投降?政治上被碾压,还是自己作死促成
三国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着曹爽携皇帝曹芳外出祭陵之时,悍然发动了"高平陵政变",一举清除了曹爽这个政治上的最大敌人,开始了司马氏独掌大权的高光时刻. 一直有人认为 ...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阴养三千死士,怎么能保证死士誓死效忠?
三国中提到谋略最出名的人物,我们总是会想到司马懿和诸葛亮,两人都善于使用兵法且都在朝为官.但历史上对诸葛亮的评价要远正面于对司马懿的评价.其中原因大概是诸葛亮一心为主忠心耿耿,曾多次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
-
溥仪逊位后,手握重兵的9位封疆大吏下场如何?你可能永远猜不到
"万里江山万里营,一朝天子一朝臣."--<牡丹宁.虏谍> 清宪宗爱新觉罗·溥仪,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大清王朝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就逐渐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