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之道》少阴脏寒,亡阳之火(假热真寒)
相关推荐
-
[卷十八(补遗)\口唇] 附方
[卷十八(补遗)\口唇] 附方 泻白汤 治大肠实热,便结脐痛,口疮.橘皮竹茹黄芩山栀黄柏(各五分)芒硝茯苓(各一钱)生地黄(三钱)姜.枣煎服. 黄柏散 治茧唇 ...
-
口舌生疮吃什么药
口舌生疮病因用中医的理论解释就是心脾积热,外感热邪,或脾胃湿热,阴虚阳亢所致,在口腔粘膜上会反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伴随有剧烈的疼痛,在吃饭或者喝水的时候,疼痛感剧烈.因此,患者希望通过药物尽快治 ...
-
《伤寒之道》阳虚——少阴脏寒,亡阳之火
以下还是李可老中医的医案.皆是脏寒,阳虚附子证.少阴亡阳之火,与昨天的失藏之相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脏寒亡阳之火,重用附子,而血枯木燥,失藏之相火,却重用地黄,而附子只用一枚.先抛开两者之间的辨证之关 ...
-
舌痛症?如何辨证分型而治?深度解读湖南名中医胡国恒教授经验
导读:笑口常开研习社原创美文第403期 #科学真相#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现在我们知道了舌痛症(也就是灼口综合症)可以根据发病部位分为舌缘证.舌根证.全舌证,还可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实证和虚证舌痛症. 接下来 ...
-
各种上火,都是体质寒凉所致的假热真寒!
小医导读:很多患者朋友都有自我药疗的经历,仅靠听别人介绍.听广告,甚至凭自己的感觉,就自己买点药进行自我治疗.调查显示,30%的家长都有凭经验给小孩用药的行为.接近70%的人会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的剂量. ...
-
《伤寒悬解》少脏脏病——亡阳死证与阳回不死证
少阴亡阳死证六章 1 少阴脏寒,阳绝则死,以下皆是亡阳死象. 少阴三十 少阴病,脉微沉细,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1 少阴脏寒,脉微沉细,但欲卧者,水寒阴盛也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是用滋阴泻火补水,还是用扶阳泻水补火
少阴三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1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麻黄发太阳之表寒,附子 ...
-
茯苓四逆汤——心衰水肿,少阴虚寒,亡阳欲脱
22水肿(风心痛心衰)--聂惠民医案 姚某某,女,53岁,1998年5月初诊.患风心病多年,近日心慌,胸闷加重,气短乏力,心烦不安,下肢呈凹陷性浮肿,小便量少,大便稀薄,手足清冷,脉沉略弱,苔薄白,舌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之便血——桃花汤
少阴二十七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少阴水脏,下利而便脓血,总是湿寒,万无湿热之理.桃花汤实为主方,不可易也. 1 少阴脏寒,下利者,脾虚下陷:便脓血者,下焦滑脱,气陷血瘀,风木疏泄也.桃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四逆汤,白通汤,桃花汤
少阴二十三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其脉即出者愈. 1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猪肤汤、四逆汤、吴茱萸汤
少阴十五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1 少阴病,脏寒则下利,亡阳火逆则咽痛,肺气不降则胸满,火逆离根则心烦.猪肤汤, 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收泄利而涩滑溏也. 2 ...
-
《伤寒悬解》少阴脏病——附子汤
少阴六 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1 少阴病,木郁血寒,筋脉不舒,则身体疼:脾胃湿寒,四肢失秉,故手足寒:阴凝气滞,故骨节疼.水寒木陷,生气欲绝,故脉沉细:附子汤主之,附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