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铭 道德真经学(2) | 世界道学网

(0)

相关推荐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56

    第三卷修内篇 A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

  • 《道德经》导读(七)——德经(38-43)

    道德经·下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 ...

  • 谢先铭 道德真经学(3) | 世界道学网

    谢先铭    道德真经学(3) 第五十一章     养德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遵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 ...

  • 金字塔的古井现奇怪生物,考古学家当场蒙了,难道真有地底世界?

    古埃及金字塔时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尽管近些年来科学家不停地对它进行探索,可是并没有取得可人的结果,它依然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最近,美国一些科学家对处于墨西哥地区的玛雅金字塔进行挖掘探索,虽然玛雅金字塔的存 ...

  • 清虚道德真君是可悲的,但他也帮元始天尊办了几件大事

    清虚道德真君是可悲的,但他也帮元始天尊办了几件大事

  • 道德与人生-什么是人生的解脱?-道德真源

    道 德 与 人 生 十.什么是人生的解脱? 生命的解脱在于精神,而不是肉体.因为人的躯体是物质体,而一切的物质体都有生灭,有质变,所以人们寻求肉体的快感和解脱,就会心随物转,陷在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当中. ...

  • 清虚道德真君为何抛弃杨任?

    杨任因为纣王造露台,他宁死直谏,最后落个剜去二目的下场. 清虚道德真君救他上山,并用二粒仙丹放在他双目之中,让他眼中长手,手中又长眼. 那么杨任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他是在于袁洪战斗时,被袁洪利用元神出 ...

  • 道德真经传卷之一

    道德真经传卷之一 经名:道德真经传.唐陆希声传.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类. 道德真经传序 序曰:大道隐,世教衰,天下方大乱,当是时,天必生圣人.圣人忧斯民之不底于治,而扶衰救 ...

  •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 吴郡陆希声传 经: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怳惟惚.惚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

  • 道德真经传卷之三

    道德真经传卷之三 吴郡陆希声传 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

  • 道德真经传卷之四

    吴郡陆希声传 经:治民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传:夫治民事天之要莫如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