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铭 道德真经学(3) | 世界道学网
相关推荐
-
《道德经》导读(八)——德经(44-37)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参考]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值得珍惜?生命和利益相比哪一样更 ...
-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老子本义>第三十四章 原文 道汜(sì)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生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
《道德经》学习感悟20200909
花了一个月左右的业余时间,读完了<道德经>全文,对老子的思想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也有一些体会和收获. 老子所谓的道是圣人之道,老子所谓的德是圣人之德,是普通人所不能企及的.老子说要&quo ...
-
谢先铭 道德真经学(2) | 世界道学网
]智者在呼吁,圣者在行动,传播道德经,天下有和平,要偃武修文,人类才文明. 老子面对现实,顺其自然.身在战争之中,心存道德仁义.不得已佳兵利器,不得已惩恶扬善,不得已除暴安良,不得已误伤无辜.事已如此 ...
-
金字塔的古井现奇怪生物,考古学家当场蒙了,难道真有地底世界?
古埃及金字塔时举世闻名的建筑物,尽管近些年来科学家不停地对它进行探索,可是并没有取得可人的结果,它依然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最近,美国一些科学家对处于墨西哥地区的玛雅金字塔进行挖掘探索,虽然玛雅金字塔的存 ...
-
清虚道德真君是可悲的,但他也帮元始天尊办了几件大事
清虚道德真君是可悲的,但他也帮元始天尊办了几件大事
-
道德与人生-什么是人生的解脱?-道德真源
道 德 与 人 生 十.什么是人生的解脱? 生命的解脱在于精神,而不是肉体.因为人的躯体是物质体,而一切的物质体都有生灭,有质变,所以人们寻求肉体的快感和解脱,就会心随物转,陷在无尽的痛苦和烦恼当中. ...
-
清虚道德真君为何抛弃杨任?
杨任因为纣王造露台,他宁死直谏,最后落个剜去二目的下场. 清虚道德真君救他上山,并用二粒仙丹放在他双目之中,让他眼中长手,手中又长眼. 那么杨任最后是怎么死的呢? 他是在于袁洪战斗时,被袁洪利用元神出 ...
-
道德真经传卷之一
道德真经传卷之一 经名:道德真经传.唐陆希声传.四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类. 道德真经传序 序曰:大道隐,世教衰,天下方大乱,当是时,天必生圣人.圣人忧斯民之不底于治,而扶衰救 ...
-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
道德真经传卷之二 吴郡陆希声传 经: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怳惟惚.惚兮怳兮,其中有象:怳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 ...
-
道德真经传卷之三
道德真经传卷之三 吴郡陆希声传 经: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 ...
-
道德真经传卷之四
吴郡陆希声传 经:治民事天,莫若啬.夫惟啬,是谓早复.早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传:夫治民事天之要莫如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