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祭祖
相关推荐
-
祭祀祖先祭品为什么不能用鸡?
最近有一个北方的朋友咨询为什么祭祀祖先(家谱轴子)的贡品不能用鸡? 说"每年在年三十那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选好供老祖宗的位置,然后将家谱轴子取出.展开,在墙上挂正.抚平,在家谱轴子下紧靠墙摆 ...
-
清明将至,“清明上坟,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又叫做三月节.祭祖节.踏青节等.清明节源自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春祭礼俗,所以清明节不仅兼备了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自然节气点.清明节是我国最传统的春祭活动 ...
-
祠堂是儒学的道场、儒教的教堂
慎终追远,报本反始:敬宗合族,确认人伦.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血缘亲情,有深厚的家族观念,出于同一祖先的一姓往往聚族而居,组成自然村落,在村落的核心部位建立自己的家庙来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qu ...
-
清明烧纸:祖先,鬼与女权的相互缠斗1
清明节是个有趣的节日,在万物皆可吃的中国,就连清明节都能被发展成某种食物作为代表,比如说青团. 当然,清明节最重要的作用是怀念逝去的亲人,这本是严肃的事情,但是在高度世俗化的中国,连烧个纸钱,都能让人 ...
-
“上坟三不带,福气后代来”,哪三样不能带
艺述史官方原创 这中元节.重阳节.寒衣节等传统节日都是固定会祭祀先人的节日,中国人讲究一个"百善孝为先",即便是亲人去世,后代子孙还是会遵守孝道和礼仪传统,在一些特殊的节日,用 ...
-
郑信平丨饭碗
饭碗 作者:郑信平 上午,初中一直到高中的同学永华从老家来市里,到我办公室坐了坐.三十多年了,我们从稚嫩到成熟,个子也从初一时的小不点到现在人到中年的(都是)横向矮锉锉,可谓有苦同担的绝佳好例子了.我 ...
-
郑信平丨说泪
说泪 作者:郑信平 写了<谈笑>,自然就要说说笑的对立面哭了.可一想到哭,就老大的心里不痛快.因为第一印象,哭就是因了外来横逆之力过大,承受不了或抗拒不了,而难得支撑下去所致,或者是不想离 ...
-
郑信平丨谈笑
谈笑 作者:郑信平 身份证塑料封皮破裂,数字磨损,到派出所重办.照相时,被要求微笑,可面对漂亮女民警,我倒是正襟危坐得紧,一点都没笑.回到家,想翻翻清人程世爵的<笑林广记>,找回笑的神经细 ...
-
郑信平丨书信
书信 作者:郑信平 每晚睡觉前,照例要浏览微信朋友圈,雷打不动.尤其是有几个人的朋友圈,若几天没看到其发出新东西,就感觉心里少了什么,是不是他这几天家里有事了?多少次想问问,也是,兴趣类同.人皆有所好 ...
-
郑信平丨手机
手机 作者:郑信平 什么东西是我们每天都不可或缺的呢?现在若提个这样的问题,答案肯定是手机了.试想每天出门前先摸摸口袋,看少了什么,无非是钥匙和手机.钥匙忘了,可以等家人的开门,但若手机没带,肯定感觉 ...
-
郑信平丨对门对吹
对门对吹 作者:郑信平 两个人,两对门,对着吹牛皮,对着吹啤酒瓶,这就是对门对吹,说的是我在四川大学读书时,和对面宿舍的中文系古汉语文字学博士生龚泽军兄弟的一些有趣往事.四川大学在四川省会成都. 成都 ...
-
郑信平丨夜半青苑
夜半青苑 作者:郑信平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省长视察南航的食堂,里面有省长指着价目表,读出半份半价,一下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就肚而食,有时半份足 ...
-
郑信平丨拖拉机
拖拉机 作者:郑信平 七八十年代的农村,道路也是四通八达的,不过,全是土路.我们雨天光脚上学时,脚丫缝里冒出的泥浆,煞是让人颇有若是稀粥,该有多惬意的遐想. 路上跑的,记忆中的好像只有各种拖拉机,卟卟 ...
-
郑信平丨自大与内省
自大与内省 作者:郑信平 <佛说灌洗佛经>有"释迦文佛--以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堕地行七步.举右手而言.天上天下我当为人民作师.太子生时天地皆为大动."也即传说的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