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朴堂“愚公移山”似的临摹王福庵,多少人能做到?

(0)

相关推荐

  • 咬字嚼印 | “斗”与“鬥”用法区别

    引言:只要玩篆刻,就必须要接触古文字.只要接触古文字,就免不了会踩坑,坑踩多了,避免踩坑的办法也就越多,经验也就越丰富.我想,既然大家都会踩坑,不如就把这些办法和经验整理并分享出来,一方面可以加深自己 ...

  • 吴历《草堂烟波图》

    吴历(1632-1718)清代著名画家.本名启历,号渔山,桃溪居士.因所居有言子墨井,又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为"清初六家"之一.他与王时敏同时,工诗擅画,书法宗苏东坡,画宗元人 ...

  • 吴朴堂篆刻作品

    吴朴堂,海派篆刻名家.17岁拜入王福庵门下,既有天赋,又极用功,是王福庵最得意的弟子,享年仅45,就已然成为近代篆刻的中坚力量,惜英年早逝,未得大成.吴朴堂虽师出王福庵,却是实实在在做到了印宗秦汉.2 ...

  • 响拓|吴朴堂临摹王福庵,就用这种愚公移山似的篆刻学习法!

    1940年,吴朴,17岁,在私淑远房叔父吴隐(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之后,得拜王福庵为师. 1949年,吴朴,26岁,将王福庵印蜕中,比较容易学习的响拓成帙. 响拓,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先要用油纸或者 ...

  • 吴朴堂摹写王福庵印稿

    1940年,吴朴,17岁,在私淑远房叔父吴隐(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之后,得拜王福庵为师. 1949年,吴朴,26岁,将王福庵印蜕中,比较容易学习的响拓成帙. 响拓,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先要用油纸或者 ...

  • 师承王福庵,十八岁时就悬例刻印,吴朴堂篆刻精选110方欣赏

    吴朴堂,浙江绍兴人,幼名得天,又名中簠,后改名朴,号厚庵,因得汉代池阳宫灯,故以"味灯室"颜其斋.朴堂的叔祖父便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吴石泉,家学渊源,自幼即嗜书法篆刻. 他治印先 ...

  • 吴朴堂篆刻选,印秀雅如其人,尤小玺置古谱中难辨真伪

    吴朴堂(1922-1966),原名朴,字厚庵.浙江绍兴人.1947年时二十五岁加入西泠印社,属早期社员中最年轻几位之一.吴朴堂少年即居杭州.十九岁时曾为阮性山治印.阮钤于扇上到处为之揄扬,遂致时誉,丁 ...

  • 吴朴堂篆刻艺术简述

    吴朴堂(一九二二-一九六六),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上海.乳名瑞林,幼名得天,又名中簠,后名朴,字朴堂,号厚盦,别署垕龛.因得刘燕庭旧藏汉甘露四年造池阳宫灯,遂颜其室曰味灯室. 先生治印,可谓始于家学. ...

  • 吴朴堂《樸堂印稿》丨印谱

    书法馆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公众号 在此删减了几页序言 来源 |图文来源网络

  • 吴朴堂篆刻,大家风范

    吴朴堂,海派篆刻名家. 17岁拜入王福庵门下,既有天赋,又极用功,是王福庵最得意的弟子, 享年仅45,就已然成为近代篆刻的中坚力量,惜英年早逝,未得大成. 如果苍天能再给他40年,或许近代篆刻会再出一 ...

  • 【寻味孤山】早期社员:吴朴堂

    输编者按 西泠印社走过百十余年,历经岁月的流逝,留下了诸多的人.物.事,构成了一部厚重的印社发展史.孤山社址有一条"鸿雪径",取意于宋代诗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