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笔记:顺河而上,从平原到山谷

(0)

相关推荐

  • 被遗忘在桃花源里的井峪

    太行山中的结缘 随朋友来到太行山深处的罗路镇,去一个叫井峪的山村拜访一位朋友. 车子从路罗下道,进入信都区的旅游观光大道,沿路的风景与 前些年变化了很多,这里也是信都区打造的文化旅游区,可以说在这个旅 ...

  • 《西顺河.沿岸》20.12.1号

    20.12.1号                               20.12.1号 pingpu

  • 齐帆齐微刊:山野清梦

    六月,人间芳菲已尽,而山野,却到了最好的时候. 一条开花的山谷,几个热爱自然的人,只轻轻的一声招呼,便像鸟儿一样,飞到了山谷里. 读过写香柴花开最美的文字:六月,草原是紫色的.阳光照暖马牙雪山的山腰时 ...

  • 【广东】康子怡《秋之韵,山之魂》指导老师:陈娟

    秋之韵,山之魂 松山湖实验小学 康子怡 也许是因为我出生在金秋时节,也许是我天生对秋的向往,山野的秋天,令我神往. 姥姥家就在山脚下,这让我多了一个亲近山,亲近秋的机会.南国之秋没有枫叶满山红的壮观景 ...

  • 百望山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登顶可见京城风光。

    百望山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登顶可见京城风光。

  • 松阳人烟稀少的山里,竟然有这么美的民宿,住上了半步都不想出去

    有些时候,我只是想找一个偏僻.安静的地方呆上几日,假如山野间能再有间舒适的民宿,有张柔软的.铺着洁白床单的大床,我去睡个好觉.做个美梦,然后百无聊赖.肆意妄为地挥霍掉几日光阴. 要是真有那样的地方,我 ...

  • 民居为何设在山谷和山坡

    民居为何设在山谷和山坡 民居为何设在山谷和山坡 展开

  • 茂名市地名与地形关系

    摘要:地形是自然环境中影响地名的一个重要地理要素,通过对茂名市88个镇和其下辖1513个村地名的统计,结合地名志等文献资料中的地名来源,发现茂名市地名与地形的关系密切,且山地地区地名与地形关联性最强, ...

  • 太行山笔记:马连川及其所在的山谷

    梁东方 从平原向着西边绵延的山脉而去的路上,广袤的大地尽头是黛色的山峦.阴郁的天空下,山与平原上的一切都平阴着自己的颜色,像是一幅不无惆怅的巨画.这样的地方,山脉一直就是平原上生活着的人们日日遥望的方 ...

  • 太行山笔记:洪河漕的春末时间

    梁东方 一开车门,第一口呼吸就让所有人都惊喜地感慨:这才是好空气啊!这么甜.如果不是这样骤然而至的对比,大家还都不觉着自己一向置身其间的平原上的雾霾里的生活有多么污浊,觉着习惯了好像也没有什么.只有随 ...

  • 太行山笔记:爬平原边上的一座野山

    梁东方 所谓平原边上的山,就是平原和山区交界地带的山,是山区伸展到平原上的最后的山峰.这样的山一般来说都不是很高,偶尔有高的,比如封龙山,就会被传统认定为神山:因为平原上的人们天天仰望其雄伟高大,而从 ...

  • 太行山笔记:井陉河应

    梁东方 以前走在山区的公路上,偶然看见有标语:河应是我家,人人爱护它. 一时之间有点费解,这是为保护河流写的宣传标语? 后来才知道"河应"是一个村名,而且是一个古村名,再而且一下, ...

  • 太行山笔记:独乐西边临河的悬崖景观

    梁东方 时序即使将要到了冬至的时候,离开城市,想象中应该更是万物收敛再无生机的山里,也依然有让人喜出望外的宜人. 到了山里,城市在冬天的早晨的含混不清一变而为一尘不染的清纯.一切都清晰起来,一切都带着 ...

  • 太行山笔记:山顶上的村庄,张井沟和红土岭

    梁东方 沿着太行山天路,在众山之间的村庄头顶上起伏而去,原来高高在上的村庄都变成了车轮之下的万千屋顶,绵延不尽的山脊线始终是前行的视野里的方向,好像由此就可以抵达任何遥远的远方,远方那些人迹未至的山巅 ...

  • 火车笔记:从高山上的阳泉向着平原而去的6032次

    梁东方 与自己一向喜欢的自行车旅行相比,坐火车可以省了长途骑行的劳顿,到了车站以后全程步行,边走边看,完全随机,偶尔看看地图,修正一下方向,向公园绿地.小街深巷.繁华闹市任意而行:午饭时到菜市场里采购 ...

  • 太仓笔记:江河湖海俱全的浏河(上)

    梁东方 一条河,怎么又会是江河湖海俱全? 其实这浏河既是一条河,也是这条河即将汇入长江的时候的一个镇.这个长江口上的浏河镇,既拥有长江浏河也拥有数不清的湖泊和不远处的大海.浏河是太湖的出口,最终又汇入 ...

  • 太行山笔记:唐县和顺平县交界处的唐河

    梁东方 唐河在顺平唐县交界的地方拐了几个大大的弯儿,公路以隧道的方式直接穿越这几个弯儿,所以唐河就在脚下来回出现.在短短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之内至少三次跨越唐河.每次从桥上跨过唐河,开车的人坐车的人都会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