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超:他是“假”名士,却有真本事

民国时期,中国诞生了一批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学术大师。

这些人的外在或狷或狂或痴或迂,内在都不失风骨、人格和气节,与魏晋名士的言行倒有几分相似。

而在他们中间,就有这样一位自由不拘却又是真性情、真风流的人物。

他靠着非凡的才智、流利的英文和不俗的风度,从一介书生顺利地转为一名政客。

在文坛,他放荡不羁;在政坛,他纵横捭阖。

他就是民国传奇人物——叶公超。

纵然很多人认为他是“假”名士,但他却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天才、英语匠才和外交奇才。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留给后世无尽的传奇。

他一身傲骨,气度泱泱,被后人所尊崇和敬仰。

文学天才  

叶公超出生于书香门第和富贵之家,年幼时父母双亡,由叔叔叶恭绰抚养长大。

彼时,叶恭绰官居高位,涵养深厚,对侄子的教育非常看重。自然,叶公超也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由于天赋异于常人,他年少时就留学英美法,并拿到了顶级学府的学位。

在留学期间,他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高足,出版过一本英文诗集,被弗罗斯特称为“中国的泰戈尔”。

后来,他还结识了著名诗人兼文艺评论家艾略特,并且获益良多。

学成归国后,他先后在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教书。

期间,叶公超结识了徐志摩、林语堂等人,加入了“新月派”,成为编辑和撰稿人。

因为有着渊博的功底和广博的识见,他很快就在文学界崭露头角。

后来,他又创办了《学文》、《文学杂志》等,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诗学理论的发展,还培养了大批文坛新秀。

作家钱钟书、国学大师季羡林等受到过他的指点,诗人卞之琳、翻译家许渊冲等也得到过他的真传。

所以有人在他去世后评价道,“他已长眠地下,他的桃李芬芳遍满五洲,每一个弟子都是他的活纪念碑。”

由此可见,叶公超的文学造诣之深之厚。

对弟子们的文学创作而言,他的点拨的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他自己的笔下也常常会出现一批不为政治所左右的明澈的洞见。

他的作品主要是文学批评,涉及到书评、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体裁,而且成就斐然。

他深谙英美文学,常用国外先进的文学理论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再加上他的文字表达浅显易懂,简洁明了,处处展现了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才情。

可饱读诗书的叶公超一生惜墨如金,平常述而不作,在学术和艺术上鲜有作品,这也并不妨碍他叱咤文界和闻名学界。

也正因为此,叶公超病逝后,他的同窗老友张兹闿在给他的挽诗中写道,“水木清华地,文章新月篇。”

对于他短暂却丰富多彩又颇有建树的文学生涯,这句诗是非常贴切的概括。

中国儒家学说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数仁人志士都深受影响,叶公超也不例外。

他心怀理想,矢志不渝,也希望为国家尽一份心,出一份力,所以,他选择了教书育人。

而凭借超乎常人的文学成就,他在日后的杏坛生涯中也顺风顺水。

英语匠才

上个世纪50年代,有人曾问过朱光潜,中国人里面谁的英文最好。朱光潜沉思片刻,回答是叶公超。

事实也是如此。

有了多年留学的经验,叶公超不仅对外国文学熟悉,还练就了一口地道的英语。

在北大教授西洋文学时,叶公超才23岁。

他英俊潇洒的相貌和倜傥超拔的仪表让他成为校园里的美男子,满腹经纶的才学和发音纯正的英文更是让他圈粉无数。

当时,他的学生们大多都比他年长。他操着一口比国语还标准的剑桥英语,跟学生们讲英国诗人莎士比亚和艾略特,让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在课堂上,他不是有板有眼地列举翻译原理,而是把讲课要点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开始天马行空地讲解,并适时对中外翻译作品中的不妥之处进行评论。

这种教学方法在当时非常独特,不仅保证了理论知识的传输,也启发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他手无片纸却又讲解得行云流水、随兴所至,学生们尤其喜欢听他的课。

除此之外,他执教时的装扮也多为人称道。

按照当时的习惯,老师们多是身着西装的,可叶公超偏偏喜欢穿绸子长衫。

他的头发有时候梳得油光可鉴,笔挺服帖,有时候又似枯草般杂乱不堪。

他时而举止翩翩,时而不拘小节,活得恣肆潇洒,怡然自得,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学生的议论。

这些学生在背后说他是在装清高,所以是个不折不扣的假名士。

《北齐书·皇甫和传》有言,“深沉有雅量”。

一个文学素养高的人,更是心思深沉、胸怀宽广,也就有了风采和气量。

面对这些非议,生性洒脱的叶公超毫不介怀,而是一如既往地把激情和智慧播撒在三尺讲台,培养出了一批大师级别的名人。

外交奇才  

俗话说,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叶公超原本可以在文学和学术方面继续发展,却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进入了外交界。

但是他有多项技艺傍身,纯熟的英语、机敏的口才和出色的交际能力让他在外交战中应付自如。

他身着笔挺的西服,嘴里叼着烟斗,俨然一副标准的英国绅士派头。加上纯正的牛津口音和灵敏的思辨能力,他与世界各国的政要会务洽谈都游刃有余。

在担任驻美大使时,他受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器重,还是麦克阿瑟、肯尼迪等人的座上客,这也足见其优秀的个人魅力非常人能及。

应邀发表演讲时,博学的他从来不准备底稿,完全是即兴发言。

而且,他出口成章,有时离题万里,不经意间又回归主题。

一番演讲结束,三四百位听众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外国媒体称他的英语是“王者英语”,还称赞他的声调和姿态可以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相媲美。

另外,熟读《孙子兵法》的他将书中的策略灵活地应用到实际中去,总能帮他力挽于狂澜之中,解救于危机之时。

所以,他在外交战场上如鱼得水。

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他积极斡旋,终于签署了《中日和约》和《中美共同防御条约》,为台湾日后的稳定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叶公超坦率开放的性格和超凡入圣的才干很受赏识,不久就成为蒋介石的宠臣爱将。

当然,自任职以来,他一直表现卓著,为民国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

唯一的不足是,他始终放不下知识分子的身段,丢不掉知识分子的傲骨,所以经常不分场合地发表一些不合时宜甚至贬损元首的话,蒋介石对此气愤不已。

最终,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蒋介石罢免了他的职位,并将其软禁起来。事已至此,他的外交生涯走到了终点。

他曾是生性自由的知识分子,却被无形牢笼所禁锢;他曾是意气风发的文化名人,却被专制政权所遗弃。

不得不说,这是他人生遭遇的一段悲剧,也是中国历史的一声叹息。

《庄子·天地》有言,“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一个人懂得了机巧,也就不会遵从内心。而只有坚守自己的本心的人,也才能在生活中从容自在。

身处波谲云诡的政坛时,叶公超的身上自始至终都有一股文人气,他恪守着内心的本真与纯净,不肯为蒋氏王权的质疑做任何改变。

即便他的政治生涯多有坎坷,但他也确实功不可没,堪称中国近代外交史的扛鼎之人。

《韩诗外传》有言,“良玉度尺,虽有十仞之土,不能掩其光;良珠度寸,虽有百仞之水,不能掩其莹”。

再深的土也不能掩盖美玉的光芒,再深的水也不能遮挡珍珠的光辉。

所以说,真正厉害的人,一定会展现出他的过人之处。

而叶公超这位旁人口中的“假”名士,也是集气质与才华于一身的有真本事的人。  

国民党的大秀才陶希圣给了他很高的赞誉,称他有 “文学的气度,哲学的人生,国士的风骨,才士的手笔。”

他是文坛里的狂傲才子,是杏坛里的桀骜绅士,是政坛里的狷介书生。

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身份,他都“有功于社稷、无愧于职守、留名于青史”。

作者 | 卜一,漫游云水间,闲记红尘事。

(0)

相关推荐

  • 专业篇丨外国语言文学:先语言,后文学

    用知识改变阶层 写在前面 外国语言是以需求为导向产生的专业,主要应用场合是外交.外贸和对外教育,主要从事的工作是翻译. 这一期我们开始介绍外国语言文学,俗称"外语"或"小 ...

  • “罕议锋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

    "罕议锋端之失:犹惠侯之好伪,似叶公之惧真.是知伯子之息流波,盖有由矣.夫蔡邕不谬赏,孙阳不妄顾者,以其玄鉴精通,故不滞于耳目也."--<书谱>.

  • 叶公超 酒热深杯细细斟

    抗战爆发后,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叶公超接到了叔父叶恭绰的一封信,说老家闹分家风波,小妾潘氏无知,别把保管的国之重宝毛公鼎给卖了,嘱托道:"这是国宝,决不能落在外人手中.不得典质,不得买卖,有朝 ...

  • 政坛拾遗2:建国的最初的30多年里,由于...

    政坛拾遗2:建国的最初的30多年里,由于厦门地处台海前线,国家投资很少,一共才1200万元,其中900多万还是用于海堤,用于工业建设的才300多万.

  • 文学史第③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

    今天给大家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 1."三曹" 指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 ...

  • 叶公超与陈香梅

    智效民 前天我在杨絳的精彩亮相中提到叶公超先生,今天想介绍一下叶先生与陈香梅的友谊,以及老邓对陈女士的评价.这对于认识当前形势,是很好的参照. 1981年月11月20日,叶公超在台北逝世以后,陈香梅于 ...

  • 陈建军:叶公超批废名

    1936年3月27日<自由评论>第十七期载有一篇题为<意义与诗>的文章,是评介斯帕娄(Johnspariow)的现代诗学专著Sense and Poetry的,作者叶维之.据编 ...

  • 叶公超与袁永熹:曾经深爱的枕边人,为何因故分居四十年?

    作者:山佳 五十年代,曾有人问过北大教授.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在同仁当中,谁的英语最好? 老先生沉默了一会儿答道:也许是叶公超吧. 这位叶公超叶公子,方面大耳,头发溜光,个儿高,背微驼,肩胸宽厚西装挺 ...

  • 袁永熹:叶公超爱上堂妹,她无奈出走美国40年,丈夫至死她都不见

    2021-09-20 16:00· 1981年,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的一间病房内,一个瘦弱的老人躺在病床上,眼神孤独地望向门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有人问老人在看些什么,老人只喃喃回答道:"不可 ...

  • 叶公陵园:叶姓圣地

    一首"故乡的云"牵动了多少游子的心!河南叶县,叶氏的发祥地,叶氏授姓始祖叶公的故乡,叶氏名符其实的精神故乡,叶氏祭祖的圣地.请分享给你身边的叶姓朋友们,一起跟着镜头去瞻仰叶公,领略 ...

  • 东莞市寮步镇——怀棠叶公祠(67)

    2021年5月1日下午,到东莞市寮步镇拜访襄阳籍企业家东莞市齐力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德伦,16点事情谈完,我看时间还早,就导航找到位于东莞市寮步镇良边村游屋村游氏宗祠.参观完游氏宗祠后,顺着村道向 ...

  • 叶胜超:以太经典(Ethereum Classic)

    叶胜超:以太经典(Ethereum Classic)

  • 谜一样的甲午罪臣,淮军名将叶志超,为何一入朝鲜便堕为逃跑将军

    提起叶志超,有时候令人不得不感慨,历史上一些奸臣的形象,真是由后世这群键盘侠们随意塑造的. 站着说话不腰疼,以结果论事的人以前有,现在也不少,就叶志超当时在朝鲜所面临的态势,可以说,甭管是谁都很难以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