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二本”没了?
前段时间,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拟定2018年起,只设置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这个话题引起不少网友的讨论,其实,三年前,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所以说,这次广东省拟在高招录取中取消本科“一批次、二批次”,将两个批次合并为“本科录取”,是按照国家整体部署,对招生制度改革进行的有序推进。

某教育学者就此事在自媒体上发表长文,认为取消“一本、二本”之后,高校之间的竞争会更加的公平。他也举出一些事例,比如上海、浙江等率先取消“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录取模式之后,出现原二本学校录取分数超过原一本院校录取分数的情况。另外他也强调,若想让高校之间竞争的环境更加公平,应尽快取消“‘985、211’,‘双一流’”高校的身份标签。
专家的说法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人们心里都很清楚,“985、211”标签真的能取消吗?就算取消了,高校之间就真的没有“等级之分”吗?
对于长期存在的“高校等级”,确实很难短时间内消除!直到现在,仍有网友把本科院校分成5个等级:第一级,处在高等教育塔尖的清华北大;第二级,除清北外的985高校;第三级,211高校;第四级,“非985、211”一批次本科院校;第五级,二批次本科院校。

这样分级不一定很科学,但总体上反映出社会普遍认同大学等级存在的事实。所以,“本科一批次、二批次”合并录取之后,在较长的一点时间里,高校“等级之分”会依然存在,原因至少有三点。
一、“‘985、211’,‘双一流’”高校标签依然存在
合并本科“一批次、二批次”为“本科批次”,只是录取模式的改革。通常,人们口中常说的“一本”指的是进入“本科一批次”录取的高校,这些高校范围较广,数量远远超过“985、211”高校,以安徽省为例,十多年前,“本科一批次”录取高校仅有四所,如今已经增加到十几所,而这十几所高校中只有一所是“985”高校、两所“211”高校。

211高校安徽大学校园内景
虽然取消了“一本、二本”,但“‘985、211’,‘双一流’”高校标签仍然存在,大量的社会资源依然集中在“985、211”高校里。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集中精力发展少数优质的高校,有助于提升尖端科技的国际影响力,帮助国家形成强有力的科技体系。
二、师资水平、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都有较大差异。
由于多年来,高校一直存在有“一本、二本”之分,加之“一本”高校集中了比较优秀的师资,也得到了较多的财政支持,教学设施比较完善,科研能力相对较强,教学质量相对较高,这些因素导致“一本”高校与“二本”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实力差距。
三、社会影响力、生源质量也有较大差异
从社会影响力来看, “985”高校影响力最大,其次是“211”高校,然后是“一本”,最后是“二本”,高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是优先考虑“985高校”,所以处在高等教育等级前端的高校生源质量相对更好。

985高校重庆大学
生源质量好、师资力量强、教科研设施先进完备、经费又充足,让“985、211”高校总体实力越来越强,其他院校想要迎头赶上,必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以说,制度设计上取消了“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但短时间内,人们意识上还存在有“一本、二本”高校的区别。
其实,大学不能简单的以“优劣”、“好坏”来区分,因为并不是每个高校都是“综合性大学”,以综合实力论英雄对于很多“特色院校”并不公平,有些“特色院校”或许是“二本”,看上去可能不怎么起眼,但它们的某个学科可能在本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我们希望,国家的努力,会营造出一个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高校之间的不平等也会逐步消除,这是所有人的共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