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莽读写散记之二:穿透岁月的光芒
相关推荐
-
诗歌||梦境的白洋淀
梦境的白洋淀 边振兴ll河北 淀中碧清的水色 红蜻蜓一点迷乱了 纯净的天空-- 我站在船头凝视远方 平静无边际的水淀 生长着无尽的诗意与闲情 岸边有窈窕的洗衣少女 淀里有朵朵的花红 站在人生宽阔的岸边 ...
-
【《散文诗年鉴选刊》2020春季卷作品连播(23)】散文诗研究:周庆荣、孙思
21世纪散文诗·第445期 散文诗研究 时代的场景需要自觉的发现 在全国诗歌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的散文诗创作观浅谈 周庆荣(北京) 散文诗写作者,包括我在内,一直认为散文诗应该理所当然地被看成是中 ...
-
诗画 |《光 芒》刘季
<黄昏的光芒> 苗景昌油画 画布 光 芒 我只对那些源于自然的光芒怀有敬意 比如月光 比如阳光 比如水面的涟漪之光 一片叶子的正面和反面 人为的 自设的 假冒的 都是一闪而过 我无需 ...
-
属于朦胧诗派的诗人有哪些呢?
朦胧诗派这一词是我初中语文课本接触到顾城的诗,又经由语文老师的讲解才懵懵懂懂的大概知道这一诗派.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诞生的一个特殊的诗派,不过也正是那个时代的苦难才造就了一个这样对后世影响深刻的诗派吧! ...
-
耿林莽:当代中国散文诗的一座高峰
来源:文学报 邹岳汉 耿林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散文诗创作至今的这30余年,正是中国散文诗由复苏逐步走向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仅就散文诗领域而言,上世纪50 ...
-
林莽读写散记(一)之三:为美丽的飞行,登高而望
<记忆>是我去年出版的一本诗歌作品选,时间跨度30年.这些年我一直写得很少,只有当生命的触动偶然来临,我会记下那些有如乐曲般的情感与旋律,再慢慢地打磨它们语言的光芒.这本300页的诗集,入 ...
-
林莽读写散记之一:心灵的历程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痛苦地陷在一首未完成的长诗中.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丝毫的精神准备.因为走过的路已成为过去,诗人永远为如何写下去,如何写得更好所困惑,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我想如果没有&quo ...
-
林莽 :读写散记(三)
林莽 :读写散记(三)
-
林莽 :读写散记(一)
一 一个诗人仿佛是一件乐器,他可以是一把小提琴,一支圆号,也可以是弦乐四重奏或钢鼓乐队.面对世间的一切,每一个诗人会发出不同于他人的声音.这是由每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和后天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每一个诗人的 ...
-
穿透岁月的心灵烛光
穿透岁月的心灵烛光 (诗三首) 作者︱海纳百川 梵凡高之<向日葵> 一朵朵,绽放于阿尔的金黄 倾注火山般的激情 向人们宣示着 对生活的渴望 一个个,熊熊燃烧的太阳 迸射千万年的热情 终未能 ...
-
【“切”骨散记】二十六
<"切"骨散记> 二十六 磨难中时间慢的出奇, 又快的莫名其妙. * 虽慢得像蜗牛爬的进展, 真真的体会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 但毕竟干瘪的手指手掌开始微鼓, ...
-
【“切”骨散记】二十五
<"切"骨散记> 二十五 中医骨伤科的妙招: 用左拳击打右肘, 有助断骨的愈合和右臂的伸直弯屈的锻炼, 再加上攥拳运动的相辅相成. * 这种温和的方法让我像捡了&quo ...
-
瑞士散记之二 | 走进天堂
雷声视角 清晨. 告别米兰,乘车北上,直奔瑞士. 车外,荒山秃岭. 车内,昏昏欲睡,渐入梦乡. 不知何时,一觉醒来,竟不知今夕是何年. 身在何处?此时. 是艺术之都佛罗伦萨,还是水城威尼斯? 身在何处 ...
-
【“切”骨散记】二十四
<"切"骨散记> 二十四 钢板钢钉不算啥, 可把它放在没有自主能力的伤臂里, 再拖着没知觉的小臂手掌, 和动不了的肩膀,那可就是不能承受之重了! * 全靠丝巾吊着兜着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