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治法和中药用量服法
相关推荐
-
用好止咳方、止咳药,解决咳不断尾、咳嗽影响作息
要解决孩子的咳嗽问题,最关键要学会辨证: 寒咳.热咳.慢性咳嗽.过敏性咳嗽--调理的方法不一样. 家长拿不准孩子咳嗽原因的情况下,孩子咳嗽又比较严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西药比中成药.民间止咳方更稳妥. ...
-
不可小觑的咳嗽
最近,我们固生堂医师群里医师们交流了咳嗽的诊治的话题,有些医师觉得咳嗽不是什么大病,认为使用一些经验方就能搞定,把咳嗽当作小病来看待,可是我所师从的几位师傅对于咳嗽却从来都没有敢轻视过,就是我所阅读的 ...
-
中医认为,同样表现的疾病,可能会有很多原...
中医认为,同样表现的疾病,可能会有很多原因.所以中医治病,不是对病治疗,而是对证治疗.对病治疗,就是什么病用什么药,理想中,是吃上就能好.普通人都认为,知道是什么病,就吃什么药,吃上就能好.实际上可能 ...
-
钟欢病例:小儿咳嗽经典病例
万泽汇医 Wan Ze 小儿反复发热咳嗽长达1月余 几付中药霍然而愈 各位同仁们,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儿感冒后反复发烧咳嗽的病例.因为本人长期在万泽门诊部坐诊,周围居民都到这里来看病,来找我 ...
-
执业药师考点3:症,证,病
中药功效 中药功效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 对其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所产生的不同调节效应. 它源于医疗实践, 进而指导临床用药, 是临床中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01 对证功效 "证&q ...
-
“救命神药”安宫牛黄丸,你真的会用吗?
在"惊蛰"到来之前,万物处于静休的状态,有些动物在入冬时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眠,不饮不食,这就称为"蛰":到了"惊蛰",春雷初响,惊醒了蛰居 ...
-
用药指南 | 许教授亲传小儿用药总原则
小儿用药 经常有家长来门诊问我: 孩子能不能吃燕窝?能不能吃冬虫夏草?能不能吃田七?给孩子煲汤喝能不能增高?...... 可见儿科在养生方面存在的误区真不少. 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
-
不该只有10克和15克!中药不传之密在于量!献上几十种中药用量之法
免费参会:长按图片,扫码咨询! 附子 1枚-轻量-阳虚: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 ...
-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 中药学口诀(上下篇)
A 1. 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B 槟榔 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 ...
-
中药不传之密在于量!献上几十种中药用量之法
附子 1枚-轻量-阳虚 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 黄 ...
-
几十种中药用量之法:不该只有10克和15克!中药不传之密在于量
附子 1枚-轻量-阳虚 2~3枚-重量-祛风湿.止痛--<伤寒论>(一枚炮附子的重量约12克.)制附子120-300克水煎3-5小时有甘温补脾肾之阳,温补中下焦元阳之气,无辛燥热之弊. 黄 ...
-
中药用量不传之秘
对于学习中医的朋友来说,能够熟练运用中药,且辨证论治准确,大部分疾病在临床上肯定能效如桴鼓.那么在选药和用量上,如何才能做到贴切准确呢? 这里面有两个问题:选哪味药,用多少克?至于选哪味药我们后期会深 ...
-
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细述几十种常用中药用量技巧,建议收藏!
"张胜兵中医" 古语云:传医不传药,传药不传方,传方不传量."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这是中医治病取效在遣方议药用量上的巧处.而量之大小,必须在辨病.辨证的基础上 ...
-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 【转载】
(2021-02-25 11:48:17) 转载▼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标签:健康分类: 医药秘方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剂量用法:1.艾叶: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 ...
-
把握中药用量只能靠经验?难道没有共同的规律吗?
都知道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在具体治疗疾病时,不同的用量会产生可能完全不同的结效果: 比如柴胡,用量为3-10g起升提作用,用量为20-30g则是下降作用: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g ...
-
注重中药煎服法
中医很重视药物的煎法和服法.家父常云:医者临床,四诊合参,八纲辨证,理法方药,何其难也.虽处方立法尽善尽美,药精力专,然如果煎药不得法,也往往前功尽弃. 治疗疾病时临床用药多为汤剂,然从中药饮片到汤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