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G | 作物所叶兴国团队通过编辑小麦TaQ基因解析小麦穗型形成的分子机制
相关推荐
-
综述 | 植物株型建成分子机制
朱杨博士和Doris Wagner教授发表了题为Plant Inflorescence Architecture: The Formation, Activity, and Fate of Axill ...
-
种植小麦,大穗品种就一定高产吗?老农:假的!只是看着好看
随着秋收工作的到来,不少农户已开始着手准备秋种的相关事宜,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群友讨论了关于购买小麦种子的问题,其中,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大穗的品种就一定会高产吗?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群友们 ...
-
Nature Plants | 刘磊博士等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玉米高产等位基因
编者按 2020年2月22日,美国冷泉港实验室 (CSHL) David Jackson研究组在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Enhancing grain-yield-related trai ...
-
一作解读|TaDIR-B1基因功能缺失增强小麦抗茎基腐病抗性能力( PBJ)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陈锋教授团队在植物学权威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8.154)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 loss-of-function ...
-
科研 | JXB:狗尾草花叶病毒可以诱导单子叶作物开花
编译:寒江雪,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病毒诱导开花(VIF)是利用RNA或DNA病毒表达花期基因来诱导植物开花.近年来这种植物病毒因为在开花生理研究和双子叶植物木本果树加快育种 ...
-
小麦抽穗期没有麦穗?注意这2点,避免小麦减产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小麦在整个生育期,作为种植户,你最害怕哪种情况出现? 上述问题,相信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而小帮手个人认为,不是病虫草害,不是干旱.不是旺长,而是不出穗,到了抽穗期,小麦无麦穗,这 ...
-
退休老人培育出:麦穗29厘米长,穗粒重11克,亩产1500斤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杨宇航 通讯员 段雪 "一般的麦穗只有9厘米长,穗粒重3克左右,亩产不到1000斤,可是经过我培育的小麦,麦穗可达29厘米长,穗粒重11克,亩产能达到1500斤左右.& ...
-
PNAS | 为何小麦花序有限生长,而大麦无限生长?钟晋顺博士等揭示大麦无限花序的进化遗传基础
植物茎端分生组织中干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直接决定了植物花序结构,并最终影响作物产量.如果分生组织中干细胞分化为花原基,则导致有限生长(determinacy):如果分生组织保持其活性,并不断产生新的侧生器 ...
-
PBJ |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叶兴国实验室利用CRISPR/Cas9编辑MS2基因实现矮败小麦育性完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叶兴国实验室在植物学权威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Fertility recovery of w ...
-
内部人员爆料:在新锐医疗内容团队当编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大家好!我是生辉编辑部的小辉. 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天天在微信及各大账号后台看神评.回神评,时不时拖更的品牌运营者~ 「生辉」品牌自成立以来,对生命科学.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健康投融资等领域进行了 360 ...
-
刘兴国团队发现线粒体膜间隙的分子伴侣
2021年8月31日,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
-
一作解读|四川农业大学王际睿团队揭示小麦籽粒颜色与穗发芽抗性关系的分子机制
3月2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等单位合作揭示了小麦籽粒颜色与穗发芽抗性关系的机制,为解析小麦 ...
-
叶海峰 || 与农大小麦专家王永华教授交流当下小麦病害有感
与农大小麦专家王永华教授交流当下小麦病害有感 叶海峰 小麦病害茎基腐 来势汹汹需早控 灌浆时期尽展现 死株白穗让人疼 返青之时淋根茎 用上三唑别放松 最好包衣适时播 合理施肥巧中耕 田间卫生注意清 抗 ...
-
UC头条:华人力学家黄永刚团队新作: 大脑光遗传植入让小老鼠一秒变基友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超小型.无线.无电池的装置植入老鼠头骨,通过无线编程控制老鼠的社交,好朋友or路人甲,全靠装置一秒切换. 在老鼠的头骨中嵌入神经植入物,通过激活植入物,老鼠会立即开始互动并成为 ...
-
作物死棵、烂根,可能得了根腐病。一个小配方,搞定根腐病。
作物死棵、烂根,可能得了根腐病。一个小配方,搞定根腐病。
-
The Crop Journal | 徐建龙和周美学研究团队综述水稻耐盐性分子机制
▼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主粮作物之一,同时也是单子叶模式植物.盐胁迫是仅次于干旱的第二大非生物逆境,全世界盐渍土面积约10亿公顷.目前,粮食总产仅靠单产突破来保障难度越来越 ...
-
科研 | PLANT CELL ENVIRON:创新的转录组揭示非模式豆类作物物候、生长和产量的环境响应基因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景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狭叶羽扇豆(Lupinus angustifolius L.)是一种粮食作物,既是一种绿肥,也是动物饲料和人类食物的蛋白质来源.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