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解读|四川农业大学王际睿团队揭示小麦籽粒颜色与穗发芽抗性关系的分子机制
相关推荐
-
科研 | Plant J.:小麦重组自交系籽粒代谢组学分析及代谢物-农艺性状关联(国人佳作)
编译:一个矫情的农民,编辑:Tracy.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它提供了人类消耗的20%的卡路里和25%的蛋白质.代谢组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许多作物,但仍 ...
-
种植小麦,大穗品种就一定高产吗?老农:假的!只是看着好看
随着秋收工作的到来,不少农户已开始着手准备秋种的相关事宜,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群友讨论了关于购买小麦种子的问题,其中,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大穗的品种就一定会高产吗?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群友们 ...
-
原创解读|小麦抗穗发芽主效基因TaPHS1定位及克隆
上周我们推送了拟南芥AtMFT基因的分子调控网络,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下小麦中调控种子休眠主效基因TaPHS1的定位及克隆工作.小麦穗发芽对产量.加工品质及种用价值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随着全球气 ...
-
一作解读丨中国农科院孙加强课题组揭示小麦驯化的分子机制
2021年2月1日,中国农科院孙加强课题组在国际植物学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发表题为"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TaLAX1 interacts wi ...
-
JGG | 作物所叶兴国团队通过编辑小麦TaQ基因解析小麦穗型形成的分子机制
在小麦进化过程中,TaQ基因是小麦穗部形态驯化的关键基因,该基因编码AP2家族的一个转录因子,调控株高.穗型.脱粒性.穗轴韧性和颖壳的硬度等.在普通小麦中Q基因存在3个等位基因,分别位于5A.5B和5 ...
-
原创解读-NP-通过在小麦籽粒发育早期过表达α-expansin 可克服粒重和粒数间矛盾以提高产量潜...
2020年10月30日,智利南方大学Daniel F. Calderini等人在New Phytologist杂志发表了题为"Overcoming the trade-off between ...
-
退休老人培育出:麦穗29厘米长,穗粒重11克,亩产1500斤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杨宇航 通讯员 段雪 "一般的麦穗只有9厘米长,穗粒重3克左右,亩产不到1000斤,可是经过我培育的小麦,麦穗可达29厘米长,穗粒重11克,亩产能达到1500斤左右.& ...
-
科研 | Plant Cell:中国农业大学:高时间分辨率的玉米籽粒发育早期转录组全景
编译:刘宁,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玉米籽粒在双受精作用后,在短期内经过一系列发育阶段完全分化,其遗传调控极为复杂.早在2008年开始通过表达芯片和RNA-seq等各种技 ...
-
小麦抽穗期没有麦穗?注意这2点,避免小麦减产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小麦在整个生育期,作为种植户,你最害怕哪种情况出现? 上述问题,相信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看法,而小帮手个人认为,不是病虫草害,不是干旱.不是旺长,而是不出穗,到了抽穗期,小麦无麦穗,这 ...
-
四川农业大学任万军教授团队揭示籼稻米化学成分、RVA值与食味值的内在关系
中国是全球主要的水稻生产国,籼稻产量居世界第一.长江上游是典型的籼稻产区.在水稻生产季节,气候条件的复杂变化,如高温.低太阳辐射和高湿度,对稻米品质有重要影响.人类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消费 ...
-
Plant Physiol. | 南京农业大学王长泉团队在月季光应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月季作为世界"四大切花"之首,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目前,我国切花月季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0万亩,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切花月季生产主要是在温室中进行,由于薄膜.玻璃等 ...
-
Nature子刊 |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志宇团队揭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CXCL1趋化因子通过激活NF-κB/SOX4促进乳腺癌转移
一.成果短讯: 2018年8月29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王志宇科研团队在国际期刊 Nature Cell Death & Disease 发表了题为"CXCL1 derived from ...
-
PLOS GENETICS | 河北农大王海燕教授团队在小麦病程相关蛋白抗叶锈病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0年7月13日,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了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王海燕教授课题组题为"TaTLP1 interacts with TaPR1 to contribute t ...
-
专家点评 | Science突破!河南大学王学路团队揭示光信号调控根瘤形成的机制
共生固氮是自然界生物可用氮的最大自然来源,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沉积.豆科植物进化出根瘤使得根瘤菌在其中进行共生固氮,这是一个高耗能的过程,研究表明即使提供足够的光合产物,如果没有光,豆科 ...
-
一作解读 | PBJ河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研究所王道文团队在小麦耐热性遗传机制解析方面取得...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高温胁迫频繁发生,给世界农业生产带来严峻挑战.小麦是喜凉作物,高温胁迫可显著降低其产量与品质.我国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选育和应用耐热新品种是农作物生产适应气候变 ...
-
【四川】陶芃睿《我喜欢雨》指导老师:王晓晓
我喜欢雨 万州高级中学 陶芃睿 我喜欢下雨,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我都喜欢. 一天,我放学回家,天空早已变得乌黑,云朵也都躲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的乌云,我回到家时,雷公已经开始奏起了交响乐,透 ...
-
【一作解读】TPJ-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张爱民课题组与河北农业大学刘冬成团队合作,在小麦储藏蛋白表达调控...
作为小麦胚乳的重要组分,储藏蛋白赋予面团粘弹特性,是决定面粉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除了亚基的组成,储藏蛋白的含量也影响面粉的加工品质.储藏蛋白在胚乳中合成和积累.其合成主要受转录水平的调控.目前为止,人 ...
-
一作解读|彩色小麦富含营养元素硒的机制研究
近日,Food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系题为"Selenium and anthocyanins share the same transcri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