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徐端本《杂画图》

【名称】明 徐端本 杂画图【年代】明代【简介】册页,纸本,每开纵29.4厘米,设色横39.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杂画册》共有12幅图:1.渔翁垂钓图;2.山桥吟行图;3.荷莲萱草图;4.秋溪沙鸥图;5.野航图;6.澄江飞帆图;7.江天晚照图;8.携琴晚归图;9.临流独钓图;10.水亭静居图;11.携琴访友图;12.树下闲眺图。《杂画册》大多描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状,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表达出远离尘嚣,忘情泉石的志趣。画家在这些画幅中着意渲染野逸的意蕴,从而衬托出他放达率真的性格和超脱尘世的理念。1/9  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此选印一幅。

1 / 9

2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3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4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5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6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7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8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9 / 9 明·徐端本《杂画册》欣赏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眺江天。刻画人物简练而意态自足,表现山水善于融会变化。在艺术旨趣上与元代以来的文人隐逸山水一脉相承,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却自具风貌。徐端本(1438—1519),又明史忠,字廷直,金陵人。17岁才能讲话,外呆内慧,人以痴呼之,自号痴翁,又称痴仙,亦称痴痴道人。绘画风格近似方从义,笔致潇洒,墨气苍郁,有“云竹水涌之妙”。兼善人物、花卉、竹石,笔墨亦纵放酣畅。

(0)

相关推荐

  • 苍郁飘逸

    完 本文编辑:小鱼 素材来源:网络

  • #鉴赏##精品##山水画#明 徐端本 杂...

    #鉴赏##精品##山水画#明 徐端本 杂画册,年代:明 尺寸:纵29.4 厘米 横39.7 厘米 质地:纸此图册为徐端本的代表作. 该图册多写山野逸士的生活情景,或溪边独钓或小桥策行,或山村访友,或闲 ...

  • 明 徐端本 《山水卷》欣赏

    徐端本作品欣赏 徐端本作品欣赏徐端本 徐端本 山水 手卷 379.5万 徐端本 1438-1506年后 字号:改姓名史忠,本正.痴翁.痴仙.痴痴道人.廷直 江苏南京人 擅长山水.人物.花卉.竹石 [作 ...

  • 峦头精要──明徐試可《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文字檔

    (2012-03-31 09:56:12) 明朝徐轼可在完成其巨著<地理天机会元>之后,将其中的寻龙.点穴.拨砂.鉴水等心法总括为<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成为中国风水峦头之精要 ...

  • 噢呵一声歌成河(陈小明 徐秋菊 演唱)

    噢呵一声歌成河(陈小明 徐秋菊 演唱)

  • 人子须知1    -明-徐继善

    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 江右山人徐善继述 同着 凡 例 一 .是编为人子术,非为术家设,故凡不传之秘,一一敷陈口诀而作诗歌,以为不记诵便. 二.是编惟务通俗,俾易知识,初无意于组织文辞,以绚观美 ...

  • 人子须知2    -明-徐继善

    山,棋盘山生发辽宁的虎山:虎山往北又生两支,一支为内蒙古的天山,吉林的兴隆山,二山行到内蒙合生出大兴安岭.另一支为长白山,长白山形止而气未止,朝鲜的脉气与此相接,生出了白头山和惠山:二山的脉气隐于海中 ...

  • 人子须知3    -明-徐继善

    杂梢痢?br /> <三十六穴歌>云:平洋寻取地中凸,覆鼎眞奇绝.顶上安坟最可求,迎取水来朝. 曾葛溪云:大山撒下一龙,穿田过峡,失脉失踪,不见融结.旷野茫茫,无可捉摸.此乃愈剥愈精 ...

  • 人子须知4    -明-徐继善

    晕薏恢挂病!逼渌厥雌牖幔蚧阄钐叮蛘廴绨⒎浚蛲淙缛拼蚓廴绻住⒄菩模茏⒉簧ⅲ扌郝┣愕埂⑶Wе比ブ肌!对崾椤吩啤把笱笥朴疲宋矣簟笔且病<谏较讨梗钏叹郏巧剿蠡岽Γ ...

  • 人子须知5    -明-徐继善

    而不相间也.盖五星聚讲,不论在前后左右,四畔之山生来团聚,皆为聚讲.且欲其相聚而不拘其相间也.连珠则牵连而去,不必相聚,惟欲其相联属,相聚为连珠,聚讲尤贵,故与聚讲为异耳.是以聚讲不论生克,而连珠则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