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深入篇:掌握“同类方”可深入伤寒!!!
相关推荐
-
从《伤寒论》看桂枝汤
桂枝汤 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因配伍精妙.疗效确切.应用广泛,被后世誉为"群方之祖",亦称"经方第一方". 方剂解析 桂枝汤仅由桂枝.芍药 ...
-
解读桂枝汤及临床运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部析桂枝汤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桂枝汤. 王付教授:http://w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1,12条
今日学习 <伤寒论>第11条: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 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这条是以欲得衣与反不近衣的行为现象看本质分辨真假. 病人身大 ...
-
许家栋:从太阴血痹病传规律论治虚、积冷、结、不孕
各位尊敬的同仁们,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开心跟大家一起进行我们经方的学术交流.今天下午我给大家带来的讲课是从太阴血痹病传规律论治虚.积冷.结.不孕.这个题目是我们经方学术体系中本来固有,而被后人所忽视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41
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辅解: 1.40条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此为"伤寒,心下有水气" ...
-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之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麻黄汤与桂枝汤的鉴别 麻黄汤.桂枝汤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太阳表证的主要两大类方.二方证虽同属于辛温解表方剂,但所代表治法大有不同,历代认为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麻黄汤为发汗解表,若麻黄汤证误服桂枝汤,则必 ...
-
经方深入篇:掌握“同类方”可深入伤寒
医品阁 伤寒论每一类方,都有一个基础方(杂法方除外).那么把每一类方中的基础方弄明白后,对于学习运用同类方有帮助. 我们今天来作个归类. 一.桂枝汤类方: (一).基础方: 桂枝汤:对治六纲中的太阳中 ...
-
经方高手篇:16张经方的故事!
2012年飞快的过去了!我的中医学习实践却在徘徊中慢行.翻看病案记录,最早的一个是在2月14日.也许还有更早的.遗憾的是,有些没有记录,有些没有下文.盘点2012年自己用过的方子,算是对过去一年的小结 ...
-
经方(仲景之方)也能治疗现代病——桂枝汤与类风湿关节炎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桂枝汤 桂枝汤是主治太阳中风证的主方.首见于<伤寒论>之太阳篇第12条,有"经方"第一方或中医群方之祖等称谓. 该方剂由桂枝去皮三两(9克 ...
-
倪海厦经方经验总结大全100方
倪海厦经方经验总结大全100方
-
经方思维篇:去除水湿五苓散的领悟!(必有收获)
每个学习中医的人,都会有开错方子的时候,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让人难以忘记. 在我还在读书学习中医的时候,那是很多年前了,有一次在一个中医门诊,遇到一个农村妇女,患了一个奇怪的病,就是口渴,想喝水, ...
-
点悟篇:用方重点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
各个药物因为剂量不同,相互间会形成不同的配伍,从而产生不同的功效,这是中医人都需要明确的规则.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
-
【转】点悟篇:用方重点在于药物之间的比例!!!
各个药物因为剂量不同,相互间会形成不同的配伍,从而产生不同的功效,这是中医人都需要明确的规则. 组方中药量大小的变化可改变其功效,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临证遣药组方时对药量应严格要求,不得违其规律而施. ...
-
经方解读篇:常用经方实战的解读!!!
许多名医成名方---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 ...
-
为什么说,用经方要尽量用原方?
用经方,首先要学会用原方.经方是前人数千年的经验,其配伍经千锤百炼,已炉火纯青.用原方,是走捷径,也是对前人经验的尊敬. 1.很多经方家擅用原方 读经方家医案,发现许多医家擅用原方.如曹颖甫先生治疗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