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中的pathfinder到底是一支部队还是探测器?
Pathfinder从字面解释是“探路者”,在诺曼底战役中出现的Pathfinder并不是什么探测器,而是在空降作战中负有特殊任务的小型先遣作战分队,即“空降引导分队”,也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称为“探路者”,其任务是在主要空降行动展开前,先行在目标区域降落,使用各类器材确定着陆区或空投区并加以警戒,引导主力部队准确地进行空降或空投,以便部队着陆后能够迅速集中,投入作战,或更快地回收空投物资。空降引导分队使用的导航器材包括灯光信标、无线电信标、彩色信号板和彩色烟雾发生器等等。在完成引导任务后,他们就作为普通伞兵随同主力部队行动。

美军“探路者”分队的金属徽标及其低可视度版本。
空降引导分队是二战时期随着空降作战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作战单位,历史上最早建立“探路者”部队的是英国陆军空降部队。第一支“探路者”部队是1942年6月组建的第21独立伞兵连,配属于英军第1空降师。在1943年5月又组建了第22独立伞兵连,配属于第6空降师。这两个连就是英国伞兵的“探路者”。第21连在1943年7月的西西里战役中首次亮相,之后又参加了意大利战役、诺曼底战役和阿纳姆战役等多次空降行动。第22连首次参战是在诺曼底登陆,后来又参加了阿登战役和莱茵河战役。第21、22连均在1946年被解散,由1948年组建的禁卫独立伞兵连继续担任“探路者”角色,配属于第16伞兵旅。目前,在英国陆军第16空中突击旅中仍保留一个精锐的空降引导排。

1944年9月“市场-花园”行动时,英军第21独立伞兵连的引导小组在机场上集结待命。
相比英国空降部队,美国陆军空降部队的“探路者”部队组建更晚,而且不像英国同行那样建立固定编制的作战单位,而是从现役伞兵部队中选拔志愿者加以特别训练,在作战前夕临时组建若干先遣引导小组,配属给部队执行引导任务。美军的空降引导小组通常由一个携带导航器材的引导组(8~12人)和一个警戒组(6人)构成,后者负责在引导组设置导航装置时提供保护。
美军伞兵的“探路者”部队是基于实战行动的失败教训而建立的。在1942年11月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和1943年7月登陆西西里岛的“爱斯基摩人”行动中,美军的空降行动都没有进行先遣引导,结果出现了着陆区域严重偏离预定计划的情况,最远甚至偏离达100公里!于是,美军仿效英国伞兵迅速建立了空降引导分队,在1943年9月萨勒诺登陆期间首次参战,一个引导小组成功地引领第504伞兵团准确降落在敌后的预定区域。在诺曼底战役前夕,美军又选拔了更多的志愿者,前往英军设在北威瑟姆的空降引导学校接受更系统的训练。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前夕,美国伞兵部队的“探路者”们在一架C-47运输机前合影留念。
1944年6月5日21时30分,约200名探路者乘坐20架C-47运输机由北威瑟姆机场起飞,先行前往诺曼底的科唐坦半岛,为随后出发的第101、82空降师设定着陆区。他们于6月6日0时15分开始跳伞,成为D日当天第一批踏足法国土地的美军部队。不过,受到低云和防空炮火的干扰,很多引导小组未能成功设定着陆区,那些地点不是有德军重兵把守,就是被洪水淹没。战后调查显示,只有一个小组在准确位置建立了引导点。尽管如此,探路者们设立的信标还是帮助不少散落在战场上的伞兵得以集中起来展开作战。美军“探路者”部队在诺曼底战役后又参加了登陆法国南部的“龙骑兵”行动,阿纳姆战役、突出部战役以及莱茵河战役,在太平洋战场则在菲律宾战役的某些空降行动中有所表现。

美军的一位空降引导员在指引直升机着陆。
二战结束后,原配属于各空降师的“探路者”分队被直接编入各伞兵团,直到1947年才在第82空降师、第11空降师建制内组建了直属于师部的空降引导排。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随着空降技术和空中机动战术的发展以及战场空运的大规模运用,很多美军一线部队都组建了相应的空降引导分队,活跃于前线。比如在越南战场上以运用直升机机动而出名的第1骑兵师就在编制内增加了引导分队,以便为直升机机降开辟着陆场。越南战争之后,在美国陆军和国民警卫队中负有空运或空降职能的部队中都保留着排级规模的“探路者”部队,编制为1名军官和21名士兵,下辖3个六人制引导小组。此外,美国陆军还建立了三所“探路者”学校,培养专业的空降引导人员。除了英国和美国外,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军队中都有类似的空降引导单位,是现代空降作战中重要的作战单元。

美军第8步兵师的师徽,其“探路者”的绰号出现在右侧的徽标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1944年的诺曼底战场上,除了伞兵部队的“探路者”外,其实还有另一支“探路者”部队,即美军第8步兵师,该师的绰号就是“探路者”。该师于1944年7月4日在犹他海滩登陆,从诺曼底一直推进到莱茵河。第8步兵师在战后一度退出现役行列,但在1950年重新恢复现役,但常年驻扎在美国本土,参加了1991年海湾战争,1992年再度退出现役。